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9-2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 研究价值 | 第11-12页 |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谐 | 第11页 |
2、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 第11页 |
3、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第11页 |
4、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四) 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4-18页 |
1、基本理论 | 第14-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五) 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 第18-24页 |
1、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2、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概述 | 第19-24页 |
二、贵阳市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探索 | 第24-32页 |
(一) 贵阳市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区工作队伍能力不强 | 第24-25页 |
2、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双面化”,社会管理职能薄弱 | 第25页 |
3、基层社区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两抢一盗”案件屡增不减 | 第25-26页 |
4、城市流动人口增多,社会管理难度日益加大 | 第26页 |
5、社区居民思想观念变化大,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存在 | 第26-27页 |
(二) 贵阳市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 | 第27-32页 |
1、完成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第27-28页 |
2、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 第28-30页 |
3、强化社区社会服务工作 | 第30-31页 |
4、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 第31-32页 |
三、贵阳市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效果评价 | 第32-37页 |
(一) 取得的成果 | 第32-33页 |
1、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 第32页 |
2、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 第32页 |
3、共建共享逐步形成 | 第32页 |
4、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 第32-33页 |
(二) 经验启示 | 第33-35页 |
1、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创新工作开展的首要出发点 | 第33页 |
2、用不怕犯错的思想意识引领创新工作开展 | 第33-34页 |
3、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强力推行创新工作 | 第34页 |
4、积极整合资源实现创新工作网络化覆盖 | 第34页 |
5、巧用示范带动力量大力推行创新工作 | 第34-35页 |
(三)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第35-37页 |
1、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不均衡 | 第35页 |
2、多元主体利益冲突与矛盾还不同程度存在 | 第35-36页 |
3、影响社区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 | 第36-37页 |
四、贵阳市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入对策性思考 | 第37-41页 |
(一) 以服务型为创新路径选择,建设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 第37-38页 |
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37页 |
2、改革公共财政收入分配制度 | 第37页 |
3、加强基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第37页 |
4、创建市场化公共服务提供模式 | 第37-38页 |
5、提高社区服务能力 | 第38页 |
(二) 以参与型为创新路径选择,实现多元主体共治组织体系 | 第38-39页 |
1、积极解决社区管理主体越位、缺位、错位问题 | 第38页 |
2、大力发挥社会组织协同治理作用 | 第38页 |
3、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事务自治 | 第38-39页 |
(三) 以预防型为创新路径选择,创建和谐稳定的基层社会秩序 | 第39-41页 |
1、推进社区网格化信息化建设 | 第39页 |
2、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 第39页 |
3、建立和完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 | 第39页 |
4、创新社区治安管理体系 | 第39-40页 |
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第40-41页 |
五、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