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8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8页 |
1.2.1 高光效粮豆复合群体构成 | 第9-12页 |
1.2.2 粮豆间作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12-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18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2.2.1 试验方案 | 第18页 |
2.2.2 种植作物品种 | 第18页 |
2.2.3 田间设计 | 第18页 |
2.3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8-20页 |
2.3.1 测定时期 | 第18-19页 |
2.3.2 指标及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0-29页 |
3.1 不同种植模式对 0-1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20-21页 |
3.2 不同种植模式对 0-1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21-23页 |
3.3 不同种植模式对 0-100CM土层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第23-24页 |
3.4 不同种植模式对 0-40CM土层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第24-25页 |
3.5 不同种植模式对 0-40CM土层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第25-27页 |
3.6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27-29页 |
3.6.1 玉米产量 | 第27页 |
3.6.2 大豆产量 | 第27-29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29-31页 |
4.1 结论 | 第29页 |
4.2 讨论 | 第29-31页 |
4.2.1 玉米和大豆间作的水分利用 | 第29页 |
4.2.2 玉米和大豆间作的土壤养分利用 | 第29-30页 |
4.2.3 玉米和大豆间作的产量构成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作者简介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