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3-25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3-1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3页 |
1.3 临床分型 | 第13-14页 |
1.4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1.5 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2 治疗方法 | 第15-19页 |
2.1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 | 第15-17页 |
2.2 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 | 第17-18页 |
2.3 康复锻炼治疗 | 第18-19页 |
2.4 中医骨折三期辩证治疗 | 第19页 |
3 疗效评价 | 第19-20页 |
3.1 骨折复位标准 | 第19页 |
3.2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 第19-20页 |
3.3 腕关节功能评价 | 第20页 |
3.4 影像解剖学评估 | 第20页 |
4 统计方法 | 第20页 |
5 结果 | 第20-25页 |
5.1 患者一般资料 | 第21-23页 |
5.2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 第23页 |
5.3 影像解剖学情况 | 第23-24页 |
5.4 腕关节功能评分情况 | 第24页 |
5.5 安全性与不良事件分析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33页 |
1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与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及利弊 | 第25-28页 |
1.1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的原理与优缺点 | 第25-27页 |
1.2 外固定支架固定的原理与优缺点 | 第27-28页 |
2 影响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相关解剖因素 | 第28-29页 |
2.1 关节内参数 | 第28页 |
2.2 关节外参数 | 第28-29页 |
3 常见并发症 | 第29-31页 |
3.1 创伤性关节炎 | 第29-30页 |
3.2 畸形愈合 | 第30页 |
3.3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 第30-31页 |
4 中医骨折三期辩证论治的重要性 | 第31-32页 |
5 康复锻炼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综述 | 第3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