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一、临床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4-16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4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2.1 治疗方法 | 第16页 |
2.2 不良事件及其处理 | 第16-18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18-19页 |
2.4 统计方法 | 第19页 |
二、临床数据分析 | 第19-24页 |
1 临床病例资料分析 | 第20页 |
2 VAS评分比较 | 第20-21页 |
3 PSQI积分比较 | 第21页 |
4 临床疗效比较 | 第21-22页 |
5 安全性评价比较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42页 |
1 中医学对蛇串疮的认识 | 第24-30页 |
2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第30-32页 |
3 西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 第32-36页 |
4 立题依据 | 第36-42页 |
结果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附录一:综述 | 第50-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二:量表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