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静电纺丝法制备碳基及磷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3-14页
    1.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4-16页
        1.3.1 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第14-15页
        1.3.2 聚阴离子化合物正极材料第15-16页
        1.3.3 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第16页
    1.4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6-19页
        1.4.1 碳基材料第16-17页
        1.4.2 合金类材料第17-18页
        1.4.3 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材料第18-19页
    1.5 电解液第19-20页
        1.5.1 液体电解液第19-20页
        1.5.2 固体电解液第20页
    1.6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内容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8页
第2章 实验仪器及方法第28-36页
    2.1 静电纺丝原理及装置第28-29页
    2.2 材料表征分析手段与合成设备第29-32页
        2.2.1 X射线衍射仪(XRD)第29页
        2.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29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9页
        2.2.4 激光拉曼光谱仪系统(Raman)第29-30页
        2.2.5 热重分析仪(TG)第30页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第30页
        2.2.7 氮气吸脱附测试第30页
        2.2.8 元素分析仪第30页
        2.2.9 烘箱第30-31页
        2.2.10 马弗炉和高温管式炉第31页
        2.2.11 磁力搅拌器第31-32页
    2.3 钠离子电池的制备与测试第32-35页
        2.3.1 电极片的制备第32页
        2.3.2 半电池的组装第32页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第3章 柔性富硫的氮掺杂的多通道空心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第36-56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8页
        3.2.1 材料制备第37页
        3.2.2 材料表征第37页
        3.2.3 电化学测试第37-38页
        3.2.4 理论计算第38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38-50页
        3.3.1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第38-44页
        3.3.2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与分析第44-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第4章 多通道碳纳米纤维负载红磷柔性电极的制备第56-72页
    4.1 引言第56-57页
    4.2 实验部分第57-58页
        4.2.1 材料制备第57页
        4.2.2 结构表征第57-58页
        4.2.3 电池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8-67页
        4.3.1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第58-62页
        4.3.2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与分析第62-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5.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72页
    5.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第72页
    5.3 未来工作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PV-Trombe墙的综合性能对比研究
下一篇:基于CH3NH3PbI3钙钛矿量子点的荧光集光太阳能光伏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