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无线缓存网络的时延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9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0页
    1.5 数学符号约定第20-22页
第二章 基站缓存技术概述第22-3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异构网络第22-23页
    2.3 基站缓存技术概述第23-28页
        2.3.1 缓存对象第24页
        2.3.2 缓存策略第24-27页
        2.3.3 小区间协作缓存技术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缓存网络仿真平台搭建和算法分析第30-36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仿真平台搭建第30-31页
        3.2.1 基站缓存网络拓扑结构第30页
        3.2.2 用户连接策略第30-31页
        3.2.3 仿真流程第31页
    3.3 仿真部分的算法分析第31-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两层缓存网络模型下的时延性能分析第36-48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系统模型和文件传输策略第36-38页
        4.2.1 系统模型第36-38页
        4.2.2 文件传输策略第38页
    4.3 传输时延和问题描述第38-40页
        4.3.1 总传输时延分析第38-40页
        4.3.2 问题描述第40页
    4.4 问题求解第40-42页
    4.5 仿真分析第42-45页
        4.5.1 参数设置第42页
        4.5.2 仿真结果分析第42-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8页
第五章 Backhaul时延已知的无线缓存网络的时延性能分析第48-60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系统模型第48-51页
        5.2.1 网络模型第48-49页
        5.2.2 缓存模型第49-50页
        5.2.3 服务模型第50-51页
    5.3 缓存配置及问题表述第51-52页
        5.3.1 传输时延第51-52页
        5.3.2 问题表述第52页
    5.4 问题求解第52-55页
    5.5 仿真分析第55-59页
        5.5.1 参数设置第55-56页
        5.5.2 两种不同的缓存策略和性能准则第56页
        5.5.3 仿真结果分析第56-59页
    5.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全文总结第60-61页
    6.2 未来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4G的便携式高清视频直播发射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低复杂度极化码的编译码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