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湍流大气中折返路径激光传输实验与仿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7页
        1.2.1 随机介质中光波传输理论的发展概况第11-12页
        1.2.2 湍流大气中散斑理论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3 纹影技术研究概况第13-14页
        1.2.4 后向增强效应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5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概况第15-17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7-18页
    1.4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二章 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效应第20-32页
    2.1 空间相关性退化第20-21页
    2.2 光强起伏第21-28页
        2.2.1 弱起伏闪烁指数第21-22页
        2.2.2 强起伏闪烁指数第22-23页
        2.2.3 光强起伏概率密度第23-25页
        2.2.4 有限面积上的光强起伏及孔径平均第25-28页
    2.3 到达角起伏第28-29页
    2.4 光斑图像特性第29-31页
        2.4.1 光斑漂移第29-30页
        2.4.2 光斑扩展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湍流大气折返路径激光传输实验第32-48页
    3.1 实验仪器第32-35页
    3.2 实验过程第35-36页
        3.2.1 数据采集第36页
        3.2.2 数据处理第36页
    3.3 结果分析第36-45页
        3.3.1 光斑图像光强分布第37-39页
        3.3.2 光强起伏概率密度分布第39-41页
        3.3.3 光强闪烁指数第41-42页
        3.3.4 光强起伏的空间相关系数第42-44页
        3.3.5 大气湍流强度C_n~2的计算及验证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8页
第四章 湍流大气折返路径激光传输算法第48-66页
    4.2 随机相位屏的构造第49-51页
    4.3 激光传输数值仿真的实现第51-57页
        4.3.1 参数选取步骤第51-53页
        4.3.2 激光波束单程传输第53-55页
        4.3.3 激光波束双程传输第55-57页
    4.4 光斑统计特征计算第57-64页
        4.4.1 光强起伏概率密度分布第58-62页
        4.4.2 闪烁指数第62-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见光通信中非线性失真抑制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电小天线在甚低频接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