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水资源现状和气浮净水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 气浮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3 气浮净水技术的类别 | 第14-15页 |
1.4 微泡发生器的概述 | 第15-17页 |
1.5 选题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5.1 选题背景 | 第1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气浮的基础理论 | 第19-27页 |
2.1 絮粒的形成 | 第19-21页 |
2.2 气泡与絮体的碰撞吸附 | 第21-26页 |
2.2.1 气泡的形成与破裂 | 第21-22页 |
2.2.2 微泡与絮体的粘附 | 第22-24页 |
2.2.3 气泡尺寸对净水的影响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旋流式微泡发生器多相流体模型 | 第27-45页 |
3.1 CFD模型概论 | 第27-34页 |
3.1.1 流体流动及换热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27-30页 |
3.1.2 CFD常用的离散方法 | 第30-31页 |
3.1.3 FLUENT中的湍流模型 | 第31-34页 |
3.1.4 流场中初始和边界条件重要性 | 第34页 |
3.2 自吸式旋流微泡发生器多相流体学原理 | 第34-39页 |
3.2.1 多相水平流型 | 第34-36页 |
3.2.2 微泡发生器的多项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模型 | 第36-38页 |
3.2.3 欧拉法与拉格朗日法 | 第38-39页 |
3.3 微泡发生器内流场多相流模型 | 第39-42页 |
3.3.1 控制方程 | 第39-41页 |
3.3.2 湍流方程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微泡发生器的建模与仿真 | 第45-67页 |
4.1 自吸式旋流微泡发生器的自吸旋流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4.2 微泡发生器几个基本参数的设定 | 第47-48页 |
4.2.1 进水口直径 | 第47页 |
4.2.2 内腔直径 | 第47-48页 |
4.2.3 空气入口直径 | 第48页 |
4.2.4 多相流出口直径 | 第48页 |
4.3 FLUENT软件简介及分析方法 | 第48-50页 |
4.4 微泡发生器三维建模与仿真 | 第50-65页 |
4.4.1 三维建模的主要步骤 | 第50-51页 |
4.4.2 几个重要仿真参数的设定 | 第51-52页 |
4.4.3 后处理中反映流场特性的几个重要参数 | 第52-53页 |
4.4.4 内腔直径的参数确定 | 第53-58页 |
4.4.5 空气入口的参数确定 | 第58-60页 |
4.4.6 多相流混合出口的参数设定 | 第60-61页 |
4.4.7 锥形腔锥度参数设定 | 第61-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微泡发生器的试验与研究 | 第67-77页 |
5.1 试验原理及其设备 | 第67-69页 |
5.2 微泡发生器的的尺寸和实物 | 第69-71页 |
5.3 微泡发生器的试验效果研究 | 第71-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总结 | 第77页 |
6.2 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