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1.1 郁金香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第12-13页 |
1.1.1 温度 | 第12页 |
1.1.2 光照 | 第12-13页 |
1.1.3 水分(湿度) | 第13页 |
1.1.4 土壤(基质) | 第13页 |
1.2 我国郁金香的引种栽培现状 | 第13-15页 |
1.3 郁金香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栽培基质 | 第15-16页 |
1.3.2 施肥技术 | 第16-17页 |
1.3.3 栽植时间 | 第17页 |
1.3.4 栽植深度 | 第17-18页 |
1.3.5 水杨酸处理 | 第18页 |
1.3.6 异地栽培 | 第18-19页 |
1.3.7 其他方法 | 第19页 |
1.4 郁金香养分代谢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 北京地区基于子球再利用的郁金香花展品种综合评价 | 第23-3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3-27页 |
2.1.2.1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2.1.2.2 物候期观测 | 第23-24页 |
2.1.2.3 形态特征测定 | 第24页 |
2.1.2.4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24-26页 |
2.1.2.5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26-2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2.2.1 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第27-28页 |
2.2.2 结合灰色关联度的品种评价结果 | 第28-30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0-33页 |
3 结合花展的郁金香栽培技术对子球生长的影响研究 | 第33-65页 |
3.1 栽培基质对子球生长的影响研究 | 第33-51页 |
3.1.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3.1.1.1 试验材料 | 第33-34页 |
3.1.1.2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3.1.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36页 |
3.1.2 结果与分析 | 第36-50页 |
3.1.2.1 不同栽培基质养分含量情况 | 第36页 |
3.1.2.2 不同栽培基质对郁金香物候期的影响 | 第36-39页 |
3.1.2.3 不同栽培基质对郁金香生长的影响 | 第39-41页 |
3.1.2.4 不同栽培基质对郁金香开花品质的影响 | 第41-44页 |
3.1.2.5 不同栽培基质对郁金香种球更新能力的影响 | 第44-46页 |
3.1.2.6 不同栽培基质对郁金香生长发育影响的综合评价 | 第46-50页 |
3.1.3 小结与讨论 | 第50-51页 |
3.2 施肥方案对子球生长的影响研究 | 第51-62页 |
3.2.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3.2.1.1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3.2.1.2 试验方法 | 第51-52页 |
3.2.2 结果与分析 | 第52-61页 |
3.2.2.1 不同施肥方案对郁金香营养生长的影响 | 第52-55页 |
3.2.2.2 不同施肥方案对郁金香观赏性状的影响 | 第55-57页 |
3.2.2.3 不同施肥方案对郁金香种球更新的影响 | 第57-60页 |
3.2.2.4 不同施肥方案对郁金香生长发育的综合评价 | 第60-61页 |
3.2.3 小结与讨论 | 第61-62页 |
3.3 水杨酸处理对子球生长的影响研究 | 第62-65页 |
3.3.1 材料与方法 | 第63页 |
3.3.1.1 试验材料 | 第63页 |
3.3.1.2 试验方法 | 第63页 |
3.3.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4页 |
3.3.3 小结与讨论 | 第64-65页 |
4 郁金香生长发育及氮磷钾养分代谢规律研究 | 第65-7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65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65-66页 |
4.1.2.1 试验设计 | 第65-66页 |
4.1.2.2 指标测定 | 第6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6-71页 |
4.2.1 郁金香生育期各器官干物质量的积累 | 第66-67页 |
4.2.2 郁金香不同生育期各器官氮磷钾的含量及分配情况 | 第67-70页 |
4.2.3 郁金香生育期子球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 | 第70-71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71-73页 |
5 北京高海拔山区郁金香种球复壮栽培研究 | 第73-7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4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73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73-74页 |
5.1.2.1 试验设计 | 第73-74页 |
5.1.2.2 形态指标测定 | 第74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4-75页 |
5.2.1 高海拔地区在郁金香生育期内的日均温变化 | 第74-75页 |
5.2.2 北京高海拔山区郁金香栽培种球复壮情况 | 第75页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75-77页 |
6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图版 | 第85-91页 |
附表 | 第91-93页 |
个人简介 | 第93-95页 |
导师简介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