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安管理法令论文

政府信息公开下的国家秘密保守制度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视野下保守国家秘密的基本概论第11-18页
    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下例外事项的设立第11-16页
        (一) 设立例外事项的法理依据第11-14页
        (二) 例外事项中的绝对不公开事项——国家秘密第14页
        (三) 我国保守国家秘密的传统第14-16页
    二、 我国信息公开与保守国家秘密的现状第16-18页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守国家秘密的基本制度研究第18-27页
    一、 《保密法》的基本制度缺陷评析第18-22页
        (一) 国家秘密界定范围过于宽泛第18-19页
        (二) 定密、变更和解密程序过于简化第19-21页
        (三) 保密争议解决机制缺失第21-22页
    二、 信息公开与保密基本制度的冲突评析第22-27页
        (一) 法律原则的错位第23页
        (二) 法律位阶的倒置第23-24页
        (三) 程序规范的缺位第24-25页
        (四) 机构职能的冲突第25-27页
第三章 域外保密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简介和经验第27-34页
    一、 美国保密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27-30页
        (一) 定密标准第27-28页
        (二) 定密、解密程序第28-29页
        (三) 定密争议解决制度第29-30页
    二、 英国保密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30-31页
        (一) 保密制度的规定第30页
        (二) 《信息自由法》的有关规定第30-31页
    三、 俄罗斯保密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31-32页
        (一) 国家秘密的范围第31页
        (二) 定密、解密和救济程序第31-32页
    四、 实现我国信息公开与保密制度立法平衡的启示第32-34页
        (一) 国家秘密保护建立在信息公开主导下第32页
        (二) 严格的定密标准第32-33页
        (三) 科学合理的定密程序设计第33页
        (四) 特殊的定密争议解决和救济体系第33-34页
第四章 实现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制度立法平衡的举措第34-43页
    一、 树立公民的知情权高于国家秘密保守的立法理念第34-35页
    二、 确立公开为原则、保密为例外的立法原则第35-36页
    三、 出台《信息公开法》,健全信息公开事前审查制度第36-37页
    四、 建立科学的保密制度第37-43页
        (一) 准确界定国家秘密的概念,合理缩小国家秘密的范围第37-38页
        (二) 规制定密主体第38-39页
        (三) 细化定密、变更、解密程序第39页
        (四) 完善保密争议解决和救济机制第39-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我国国家审计监督的法律思考
下一篇: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