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网损分摊及改进直流最优潮流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与网损分析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2章 计及网损的直流最优潮流改进模型及应用 | 第19-32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潮流计算模型介绍 | 第19-21页 |
2.2.1 交流潮流模型 | 第19-20页 |
2.2.2 直流潮流模型 | 第20-21页 |
2.3 计及网损的直流最优潮流模型 | 第21-24页 |
2.3.1 模型改进的思路 | 第21-22页 |
2.3.2 改进的直流最优潮流模型及节点电价计算 | 第22-24页 |
2.4 网损分摊方法 | 第24-26页 |
2.4.1 平均分摊法 | 第24-25页 |
2.4.2 边际网损系数法 | 第25页 |
2.4.3 潮流跟踪法 | 第25-26页 |
2.5 算例分析 | 第26-30页 |
2.5.1 基于节点电价的网损分摊 | 第26-28页 |
2.5.2 四种网损分摊方法比较分析 | 第28-30页 |
2.6 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对节点边际电价的影响 | 第30-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的配电网潮流与损耗计算 | 第32-48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配电网潮流计算主要方法 | 第32-34页 |
3.2.1 前推回代法 | 第32-33页 |
3.2.2 Z-bus法 | 第33-34页 |
3.3 基于电流注入模型的牛顿潮流算法 | 第34-44页 |
3.3.1 基本原理 | 第34-39页 |
3.3.2 可再生发电接入的三相不平衡配网潮流计算 | 第39-44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44-47页 |
3.4.1 基于电流注入模型牛顿法计算效果 | 第44-45页 |
3.4.2 三相不平衡情况的计算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网损分析 | 第48-55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损影响分析 | 第48-51页 |
4.2.1 理论分析 | 第48-49页 |
4.2.2 算例计算 | 第49-51页 |
4.3 输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的实际应用 | 第51-54页 |
4.3.1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要求 | 第51-52页 |
4.3.2 全网线损理论计算及降损分析决策系统 | 第52-53页 |
4.3.3 输电网计算实例分析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8-69页 |
附件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