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生物选择压在颗粒污泥形成作用--基于荧光示踪和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概述第9-10页
    1.2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第10-11页
        1.2.1 “晶核”假说第10页
        1.2.2 胞外多聚物假说第10-11页
        1.2.3 自凝聚假说第11页
        1.2.4 丝状菌假说第11页
    1.3 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第11-13页
    1.4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影响因素第13-15页
        1.4.1 胞外多聚物第13-14页
        1.4.2 水力剪切力第14页
        1.4.3 选择压第14-15页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1.6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7-25页
    2.1 实验装置第17-18页
    2.2 污水与污泥的来源及性质第18页
    2.3 实验材料第18页
    2.4 实验方法第18-25页
        2.4.1 反应器启动条件第18页
        2.4.2 污泥分析项目第18-19页
        2.4.3 荧光示踪分析第19-21页
        2.4.4 生物群落分析第21-22页
        2.4.5 多重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第22-25页
第3章 结果与讨论第25-45页
    3.1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动态过程第25-39页
        3.1.1 荧光微球荧光稳定性第25-27页
        3.1.2 荧光示踪条件确定第27-31页
        3.1.3 荧光微球与生物质结合稳定性研究第31-33页
        3.1.4 好氧颗粒污泥动态形成过程第33-39页
    3.2 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第39-41页
    3.3 丝状菌在好氧颗粒污泥内分布第41-42页
    3.4 生物选择压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第42-45页
第4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4页
附录第54-58页
作者简介及在研期间取得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集中区生态转型稳定性因素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嘉陵江北碚段水体甲基汞光化学降解特征及硝酸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