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GO 的自组装 | 第10-14页 |
1.2.1 Langmuir–Blodgett (LB)法 | 第11页 |
1.2.2 层层自组装法(LBL) | 第11-12页 |
1.2.3 流致和蒸发诱导自组装 | 第12-14页 |
1.2.4 模板诱导组装和水热过程 | 第14页 |
1.3 自组装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 第14-19页 |
1.3.1 与高分子复合 | 第15-16页 |
1.3.2 与碳纳米管复合 | 第16-17页 |
1.3.3 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复合 | 第17-19页 |
1.4 自组装石墨烯功能材料的应用 | 第19-25页 |
1.4.1 光电子 | 第20-21页 |
1.4.2 电化学能源储存 | 第21页 |
1.4.3 催化 | 第21-23页 |
1.4.4 感应器 | 第23-24页 |
1.4.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 第24-25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5-26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自组装膜制备及形貌调控 | 第26-39页 |
2.1 前言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6-27页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7-28页 |
2.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8页 |
2.2.4 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 | 第28页 |
2.2.5 表征手段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8页 |
2.3.1 氧化石墨烯片的表征 | 第29-30页 |
2.3.2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 第30页 |
2.3.3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的结构形貌表征及形貌调控 | 第30-33页 |
2.3.4 其他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比较 | 第33-34页 |
2.3.5 复合膜键合力的研究 | 第34-36页 |
2.3.6 复合膜热性能研究 | 第36-38页 |
2.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接枝聚合物刷 JANUS 复合薄膜制备 | 第39-50页 |
3.1 前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0页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40-41页 |
3.2.3 聚合物刷接枝氧化石墨烯/壳聚糖 Janus 复合膜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4 表征手段 | 第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3.3.1 单面接枝及 Janus 复合膜的制备 | 第42-43页 |
3.3.2 接枝聚合物刷 Janus 复合膜的接触角测试 | 第43-44页 |
3.3.3 表面接有聚合物刷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形貌表征 | 第44-45页 |
3.3.4 Janus 聚合物刷接枝复合膜的结构组成 | 第45-48页 |
3.4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纳米银/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其 SERS 性能研究 | 第50-59页 |
4.1 前言 | 第50-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51页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51-52页 |
4.2.3 纳米银/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及其他 SERS 基底的制备 | 第52页 |
4.2.4 表征手段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4.3.1 纳米银/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及其他 SERS 基底的形貌表征 | 第53-56页 |
4.3.2 纳米银/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及其他基底的 SERS 性能 | 第56-58页 |
4.4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英文缩写对照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