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多孔TiO2吸附—光催化净化室内典型VOCs的性能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TiO_2吸附/光催化净化室内空气的研究进展第12-30页
    1 影响TiO_2吸附/光催化行为的因素第14-21页
        1.1 光照第14-16页
        1.2 污染物浓度第16-17页
        1.3 停留时间第17-19页
        1.4 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第19-20页
        1.5 相对湿度第20-21页
    2 吸附强化光催化TiO_2第21-28页
        2.1 吸附剂负载型TiO_2材料第21-23页
        2.2 多孔TiO_2材料第23-27页
        2.3 复合多孔光催化材料第27-28页
    3 本文研究目标及思路第28-30页
第二章 微孔TiO_2吸附/光催化室内气态有机污染物的构效关系第30-54页
    1 实验部分第31-34页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1页
        1.2 十二烷基-2-吡啶甲胺的合成第31页
        1.3 水热法制备无定形微孔二氧化钛第31-32页
        1.4 催化剂表征第32-33页
        1.5 催化剂吸附及光催化实验第33-34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4-52页
        2.1 催化剂物化性质第34-39页
        2.2 催化剂吸附性能第39-42页
        2.3 材料光催化性能第42-48页
        2.4 环己酮反应机理第48-49页
        2.5 甲苯与环己酮吸附和光催化行为差异第49-50页
        2.6 材料的构效关系第50-52页
    3 小结第52-54页
第三章 新型微孔TiO_2的制备及其吸附/光催化性能第54-78页
    1 实验部分第55-57页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5页
        1.2 制备微孔二氧化钛第55页
        1.3 催化剂表征第55-56页
        1.4 催化剂吸附及光催化实验第56-57页
        1.5 催化剂再生第57页
    2 结果与讨论第57-75页
        2.1 配体的选择及形貌控制第57-59页
        2.2 催化剂物化性质第59-66页
        2.3 微孔和中孔TiO_2吸附行为的差异第66-68页
        2.4 光催化性能第68-72页
        2.5 无定形和锐钛型微孔TiO_2吸附及催化机制差异第72页
        2.6 微孔的吸附及光催化行为第72-73页
        2.7 催化剂再生第73-74页
        2.8 湿度影响第74-75页
    3 小结第75-78页
第四章 SiO_2薄膜包覆多孔TiO_2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第78-96页
    1 实验部分第79-81页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79页
        1.2 制备SiO_2覆膜TiO_2材料第79-80页
        1.3 催化剂表征第80页
        1.4 TiO_2@SiO_2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第80-81页
    2 结果与讨论第81-93页
        2.1 催化剂物化性质第81-88页
        2.2 材料光催化性能第88-91页
        2.3 SiO_2包覆对光催化剂表面电荷的影响第91-92页
        2.4 SiO_2包覆TiO_2材料的构效关系第92-93页
    3 小结第93-96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96-100页
    1 研究结论第96-97页
        1.1 微孔TiO_2吸附/光催化氧化低浓度气态有机污染物构效关系第96页
        1.2 微孔TiO_2材料结构调控第96-97页
        1.3 TiO_2@SiO_2材料结构调控第97页
    2 创新点第97-98页
    3 展望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8页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论文和专利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纵弯及纵径振动模式转换功率超声换能器的研究
下一篇:Zr基和Fe基非晶合金液/固态微观结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