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负刚度磁流变阻尼器减震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结构振动控制研究概况第11-18页
    1.3 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负刚度减震的基础理论第20-3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负刚度阻尼器减震的基本原理第20-22页
    2.3 单自由度体系负刚度阻尼减震分析第22-26页
    2.4 双自由度体系负刚度阻尼减震分析第26-35页
    2.5 小结第35-36页
3 基于遗传算法的正负刚度阻尼器混合减震优化布置第36-60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遗传算法优化程序第36-43页
    3.3 10层结构简化模型的正负刚度混合减震分析第43-47页
    3.4 Benchmark模型的正负刚度阻尼器混合减震优化第47-58页
    3.5 正负刚度阻尼器混合减震的布置规律第58页
    3.6 小结第58-60页
4 负刚度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及其性能实验第60-93页
    4.1 引言第60页
    4.2 半主动控制作动器选型分析第60-62页
    4.3 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原理第62-67页
    4.4 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系统第67-73页
    4.5 负刚度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程序第73-79页
    4.6 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及性能试验第79-92页
    4.7 小节第92-93页
5 负刚度阻尼器减震效果的振动台实验研究第93-117页
    5.1 引言第93页
    5.2 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第93-102页
    5.3 四层钢框架模型及负刚度减震分析第102-106页
    5.4 四层钢框架的振动台试验第106-115页
    5.5 小结第115-117页
6 结论及展望第117-119页
    6.1 结论第117-118页
    6.2 展望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0页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0-131页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能流分析的空调系统运行和控制水平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准流场的设计评估与测量不确定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