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型社区治理研究--以桐城市太平社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6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10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分析框架第13-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一、论文的可能创新点第15页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第15-16页
第二章 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型社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6-22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16-19页
        一、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型社区的内涵与特点第16-17页
        二、城乡结合部安置型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差别第17-18页
        三、城乡结合部安置型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差异第18-19页
    第二节 基本理论第19-22页
        一、协商民主理论第19页
        二、公共服务理论第19-20页
        三、社区治理理论第20-22页
第三章 桐城市太平社区个案考察第22-35页
    第一节 桐城市龙眠街道太平社区概况第22-24页
        一、社区基本情况第22-23页
        二、社区基本特征第23-24页
    第二节 龙眠街道太平社区的发展历史与治理现状第24-29页
        一、太平社区治理的发展历史第24-27页
        二、太平社区的治理现状第27-29页
    第三节 居民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调查第29-35页
        一、受访者的基本特征第29-30页
        二、问卷分析第30-35页
第四章 太平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5-44页
    第一节 太平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第35-39页
        一、社区基础设施不健全第35-36页
        二、社区管理体制滞后第36-37页
        三、社区治理居民参与度不足第37-38页
        四、居民思想观念难以转变第38-39页
    第二节 太平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第39-44页
        一、缺乏科学统一规划第39-40页
        二、政府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关注不够第40-41页
        三、社区居民自治意识不足第41-42页
        四、社区居民归属感不强第42-44页
第五章 完善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型社区治理的对策第44-53页
    第一节 提升安置型社区建设品质第44-45页
        一、提高安置房建设的质量第44-45页
        二、完善安置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第45页
    第二节 明确政府定位第45-49页
        一、为安置型社区建设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第46页
        二、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第46-47页
        三、支持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第47-49页
    第三节 提高安置型社区的自治水平第49-51页
        一、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第49-50页
        二、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第50页
        三、建立多元的自治经费筹集机制第50-51页
    第四节 增强安置型社区居民的认同感第51-53页
        一、转变安置型社区居民观念和习惯第51-52页
        二、完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第52页
        三、提高安置型社区居民的凝聚感和归属感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63页
致谢第63-65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
下一篇:创新社会治理体系背景下的社区微治理--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