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朝鲜战争题材片的现实主义特征探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7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三)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一、表现样态:振兴、独特性与重要性 | 第17-20页 |
| (一) 新世纪韩国电影的振兴 | 第17-18页 |
| (二) 韩国朝鲜战争题材战争片独特性 | 第18页 |
| (三) 韩国朝鲜战争题材战争片重要性 | 第18-20页 |
| 二、人文性特征:平民视角下看战争中的人性扭曲 | 第20-25页 |
| (一) 平民“典型”的选取 | 第20-21页 |
| (二) 对普通人命运的关照 | 第21-22页 |
| (三) 特殊环境下人性的拷问 | 第22-25页 |
| 三、民族性特征:家国矛盾间的迷茫自我认同 | 第25-29页 |
| (一) “保家”大于“保国”的家庭本位思想 | 第25-26页 |
| (二) 被迫卷入战争的反战情绪表达 | 第26-27页 |
| (三) 夹缝中迷茫的自我认同 | 第27-29页 |
| 四、意识形态特征:跨越表现下的深层表达 | 第29-33页 |
| (一) “兄”与“弟”的隐喻 | 第29页 |
| (二) 意识形态差别的跨越表现 | 第29-31页 |
| (三) “国”与“族”矛盾间的深层意识形态表达 | 第31-33页 |
| 五、商业美学特征:现实主义与商业电影美学的融合 | 第33-37页 |
| (一) 现实主义与商业电影美学的融合现象 | 第33-34页 |
| (二) 商业电影美学为现实主义增添娱乐性 | 第34-35页 |
| (三) 现实主义元素丰富商业类型片艺术性 | 第35-37页 |
| 结语 | 第37-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附录:相关片目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