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PC部分斜拉桥日照温度场及温度效应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铁路PC部分斜拉桥温度场温度效应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混凝土结构温度分析基本理论 | 第16-32页 |
2.1 温度场分析计算理论与方法 | 第16-19页 |
2.1.1 Fourier热传导方程求解 | 第16页 |
2.1.2 半理论半经验公式法 | 第16-17页 |
2.1.3 近似数值解法 | 第17-19页 |
2.2 日照温度场边界条件模拟方法 | 第19-26页 |
2.2.1 太阳辐射 | 第20-24页 |
2.2.2 辐射换热 | 第24-25页 |
2.2.3 对流换热 | 第25-26页 |
2.3 温度应力计算理论与方法 | 第26-32页 |
2.3.1 基于结构力学的简化方法 | 第26-28页 |
2.3.2 基于热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2.3.3 基于有限元的计算方法 | 第29-32页 |
第3章 部分斜拉桥主梁温度场现场实测与数据分析 | 第32-49页 |
3.1 工程背景 | 第32页 |
3.2 温度传感器布置准则 | 第32-35页 |
3.3 温度场监测布置方案及仪器设备 | 第35-39页 |
3.3.1 温度场传感器布置方案 | 第35-37页 |
3.3.2 温度场监测仪器设备 | 第37-39页 |
3.4 试验方法和参数选取 | 第39-40页 |
3.5 实测数据分析 | 第40-48页 |
3.5.1 不同天气下各测点温度变化 | 第40-42页 |
3.5.2 箱梁截面温度分布 | 第42-44页 |
3.5.3 箱梁温度梯度分析 | 第44-48页 |
3.6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第4章 部分斜拉桥日照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析 | 第49-61页 |
4.1 有限元软件求解温度问题简介 | 第49页 |
4.2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第49-51页 |
4.2.1 模型介绍 | 第49-50页 |
4.2.2 温度场计算方法 | 第50-51页 |
4.3 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4.3.1 温度收敛情况 | 第51-52页 |
4.3.2 计算结果 | 第52-56页 |
4.4 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第5章 部分斜拉桥温度梯度对比分析 | 第61-71页 |
5.1 有限元模型介绍 | 第61页 |
5.2 各国规范温度梯度对比 | 第61-66页 |
5.3 温度梯度效应对比分析 | 第66-70页 |
5.3.1 主梁挠度计算 | 第66-67页 |
5.3.2 主梁应力计算 | 第67-70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页 |
1.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
2.参与的项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