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 牙周病及牙周再生 | 第9-10页 |
1.2 细胞永生化的机制及方法 | 第10-11页 |
1.3 牙周膜细胞系 | 第11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第二章 pAd-pshuttle-CMV-hTERT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腺病毒包装 | 第12-25页 |
2.1 材料与设备 | 第12-14页 |
2.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2页 |
2.1.2 溶液和配置 | 第12-1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4-21页 |
2.2.1 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14-20页 |
2.2.2 包装pAd-pshuttle-cmv-hTERT腺病毒 | 第20-21页 |
2.3 结果 | 第21-23页 |
2.3.1 hTERT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结果 | 第21页 |
2.3.2 重组质粒测序结果 | 第21-22页 |
2.3.3 同源重组腺病毒质粒酶切鉴定 | 第22-23页 |
2.4 讨论和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人牙周膜细胞的培养 | 第25-29页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5页 |
3.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5页 |
3.1.2 主要溶液及配置 | 第25页 |
3.1.3 标本 | 第2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3.2.1 人牙周膜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 | 第25-26页 |
3.2.2 人牙周膜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26页 |
3.2.3 人牙周膜细胞的冻存 | 第26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3.3.1 人牙周膜细胞的培养 | 第26-27页 |
3.4 讨论和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过表达hTERT人牙周膜细胞系的筛选及鉴定 | 第29-38页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页 |
4.1.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29页 |
4.1.2 主要溶液及配置 | 第2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4.2.1 过表达hTERT慢病毒载体包装 | 第29-30页 |
4.2.2 慢病毒介导过表达hTERT人牙周膜细胞系的筛选 | 第30页 |
4.2.3 腺病毒介导过表达hTERT人牙周膜细胞系的筛选 | 第30-31页 |
4.2.4 qPCR检测hTERT基因表达 | 第31-34页 |
4.2.5 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 第34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4-37页 |
4.3.1 细胞形态 | 第34-35页 |
4.3.2 hTERT的相对表达量 | 第35-36页 |
4.3.3 CCK-8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 第36-37页 |
4.4 讨论和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牙周膜细胞系成骨能力研究 | 第38-44页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8-39页 |
5.1.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38页 |
5.1.2 主要溶液及配置 | 第38-39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5.2.1 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39-40页 |
5.2.2 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能力 | 第40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5.3.1 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 第40-41页 |
5.3.2 茜素红染色结果 | 第41-42页 |
5.4 讨论和小结 | 第42-4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临床病例 | 第51-60页 |
病例一 上前牙美学修复一例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病例二 牙列缺损修复一例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病例三 左上第二磨牙MB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