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石墨烯复合组装体的构筑及电化学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3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石墨烯的性能第15-16页
    1.3 石墨烯的制备第16-18页
        1.3.1 机械剥离法第16页
        1.3.2 氧化还原法第16-17页
        1.3.3 外延生长法第17-18页
        1.3.4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18页
    1.4 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第18-24页
        1.4.1 二维石墨烯薄膜的制备第18-22页
        1.4.2 三维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第22-24页
    1.5 石墨烯组装体的调控第24-27页
        1.5.1 金属化合物调控第24-25页
        1.5.2 杂原子调控第25-26页
        1.5.3 导电高分子调控第26-27页
    1.6 石墨烯组装体的应用第27-31页
        1.6.1 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第27-30页
        1.6.2 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第30-31页
    1.7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1-33页
    1.8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33页
    参考文献第33-4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43-47页
    2.1 实验原料第43页
    2.2 实验仪器第43-44页
    2.3 电极材料的表征第44-45页
        2.3.1 红外光谱分析第44页
        2.3.2 拉曼光谱分析第44页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4页
        2.3.4 X射线衍射分析第44页
        2.3.5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第44页
        2.3.6 扫描电镜分析第44-45页
        2.3.7 透射电镜分析第45页
        2.3.8 力学性能测试第45页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5-47页
        2.4.1 循环伏安法第45页
        2.4.2 线性伏安法第45页
        2.4.3 计时电流响应第45页
        2.4.4 恒电流充放电第45-47页
第三章 二氧化锰纳米线修饰石墨烯纸电极的构筑及其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第47-65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实验部分第48-49页
        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48-49页
        3.2.2 氧化石墨烯纸的制备第49页
        3.2.3 石墨烯复合纸的制备第49页
        3.2.4 无酶型过氧化氢的检测第49页
        3.2.5 巨噬细胞释放过氧化氢的检测第4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9-60页
        3.3.1 机械性能测试第49-50页
        3.3.2 形貌表征第50-51页
        3.3.3 X射线衍射表征第51-52页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第52-53页
        3.3.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3-59页
        3.3.6 巨噬细胞释放过氧化氢的检测第59-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第四章 氮硫共掺杂石墨烯纸电极的构筑及其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第65-85页
    4.1 引言第65-66页
    4.2 实验部分第66-68页
        4.2.1 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化第66-67页
        4.2.2 制备氮硫共掺杂石墨烯纸第67页
        4.2.3 无酶型过氧化氢的检测第67-68页
        4.2.4 检测乳腺癌细胞体外释放过氧化氢第6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8-79页
        4.3.1 制备与表征第68-72页
        4.3.2 形成机理分析第72-73页
        4.3.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3-76页
        4.3.4 癌细胞释放过氧化氢的检测第76-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第五章 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片修饰石墨烯泡沫电极的构筑及其电化学传感和超级电容性能研究第85-105页
    5.1 引言第85-86页
    5.2 实验部分第86-87页
        5.2.1 氧化石墨烯泡沫的制备第86页
        5.2.2 石墨烯复合泡沫的制备第86页
        5.2.3 电化学测试第86-8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7-100页
        5.3.1 石墨烯泡沫的制备、形貌与表征第87-90页
        5.3.2 石墨烯复合泡沫的制备、形貌与表征第90-92页
        5.3.3 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形成机理第92页
        5.3.4 石墨烯复合泡沫的超级电容性能研究第92-95页
        5.3.5 石墨烯复合泡沫的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第95-100页
    5.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第六章 聚吡咯纳米线和聚吡咯@二氧化锰纳米线修饰石墨烯泡沫电极的构筑及在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第105-123页
    6.1 引言第105-106页
    6.2 实验部分第106-108页
        6.2.1 柔性石墨烯泡沫的制备第106-107页
        6.2.2 负极材料的制备第107页
        6.2.3 正极材料的制备第107页
        6.2.4 全固态非对称电容器的组装第107页
        6.2.5 电化学测试第107-10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8-118页
        6.3.1 柔性石墨烯泡沫的结构表征第108页
        6.3.2 两极材料的结构与表征第108-111页
        6.3.3 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111-113页
        6.3.4 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113-116页
        6.3.5 非对称电容器的性能表征第116-118页
    6.4 本章小结第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3页
总结和展望第123-126页
    1. 总结第123-125页
    2. 展望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及获奖情况第127-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溶性内嵌镧金属富勒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核酸分子的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环境和生物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