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对外经济关系论文

中国开放型经济及其经济开放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11-12页
        1.3.1 研究重点第11-12页
        1.3.2 研究难点第12页
    1.4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第12页
        1.4.1 研究的方法第12页
        1.4.2 研究的步骤第12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2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实践演变第14-20页
    2.1 以优惠政策为基本推动力开放实践的局限第14-15页
        2.1.1 优惠政策的实践历程第14页
        2.1.2 政策性开放弊端第14-15页
    2.2 倾斜式开放实践的局限第15-19页
        2.2.1 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家(地区)第15-16页
        2.2.2 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结构倾斜第16页
        2.2.3 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产业结构倾斜第16-18页
            2.2.4 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流向结构倾斜第18页
        2.2.5 我国对外开放结构失衡的主要弊端第18-19页
    2.3 建立中国开放型经济是实践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第19-20页
3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理论演变第20-27页
    3.1 外向型经济概论第20-24页
        3.1.1 外向型经济的含义第20页
        3.1.2 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第20-21页
        3.1.3 外向型经济指导理论的局限第21-22页
        3.1.4 外向型经济的具体发展战略受到国际挑战第22-23页
        3.1.5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受到国内质疑第23-24页
    3.2 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支撑第24-27页
        3.2.1 邓小平理论仍然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第24-25页
        3.2.2 国际分工理论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第25页
        3.2.3 新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新理论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第25-27页
4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推动第27-33页
    4.1 经济全球化的理解第27-29页
        4.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第27-28页
        4.1.2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初期的发展趋势第28-29页
    4.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传统开放战略的冲击第29-31页
        4.2.1 信息化的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开放战略的冲击第29页
        4.2.2 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开放战略的冲击第29-30页
        4.2.3 制度性全球化对传统开放战略的冲击第30-31页
    4.3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推动第31-33页
        4.3.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总体推动第31页
        4.3.2 经济全球化推动的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总体要求第31-33页
5 中国开放型经济是入世的直接产物第33-37页
    5.1 制度型开放要求全面建设中国开放型经济第33-34页
        5.1.1 政策型开放的局限第33页
        5.1.2 制度型开放是入世的直接结果第33-34页
    5.2 全面适应性开放要求全面建设中国开放型经济第34-35页
        5.2.1 全面适应开放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要求第34-35页
        5.2.2 适应阶段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要求第35页
    5.3 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面建设中国开放型经济第35-37页
6 中国开放型经济及经济开放度第37-50页
    6.1 开放型经济的内涵第37-39页
        6.1.1 开放型经济的概念第37页
        6.1.2 开放型经济的特点第37-38页
        6.1.3 建设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总体任务第38-39页
        6.1.4 开放型经济的标志第39页
    6.2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经济开放度内涵第39-40页
    6.3 国外对经济开放度的度量方法第40-42页
        6.3.1 国外对贸易开放度的度量方法第40-41页
        6.3.2 国外对资本开放度的度量方法第41-42页
    6.4 国内经济开放度的度量方法第42-44页
        6.4.1 以外贸依存度来度量我国的经济开放度第42-43页
        6.4.2 以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加总求和来度量我国的经济开放度第43页
        6.4.3 李翀的经济开放度度量方法第43页
        6.4.4 黄繁华的经济开放度度量方法第43-44页
    6.5 对现有经济开放度度量方法的总结评价第44-46页
        6.5.1 国外度量方法评价第44-45页
        6.5.2 对国内度量方法总结评价第45-46页
    6.6 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框架下的经济开放度指标体系第46-50页
        6.6.1 设计经济开放度度量指标体系的原则第46-47页
        6.6.2 指标体系进行度量时应该的注意事项第47页
        6.6.3 经济开放度指标体系第47-50页
7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经济开放度实证研究第50-59页
    7.1 过程开放度指标的实证研究第50-57页
        7.1.1 商品贸易的市场准入指标第50-52页
        7.1.2 服务贸易的开放度第52-56页
        7.1.3 外国直接投资的市场准入指标第56-57页
    7.2 结果开放度指标的实证研究第57-59页
        7.2.1 商品贸易开放度第57页
        7.2.2 服务贸易开放度第57-59页
8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建议第59-64页
    8.1 全面建立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市场体制--制度建设战略第59-60页
        8.1.1 开放型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第59-60页
        8.1.2 清理现行开放政策,加快国际接轨进程第60页
    8.2 平衡开放战略第60-62页
        8.2.1 开放市场多元化战略第60页
        8.2.2 服务业大开放战略第60页
        8.2.3 “走出去”战略第60-62页
    8.3 金融开放战略第62-64页
9 结论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糊理论的产品创新项目综合评价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