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4页 |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3页 |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 一、天津地区住院腹泻儿童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分析 | 第14-29页 |
| ·对象和方法 | 第14-19页 |
|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 ·方法 | 第15-19页 |
| ·结果 | 第19-26页 |
| ·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 第19-22页 |
| ·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特征 | 第22-23页 |
| ·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 | 第23-24页 |
| ·RT-PCR结果 | 第24页 |
| ·VP7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比对 | 第24页 |
|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 | 第24-26页 |
| ·讨论 | 第26-27页 |
| ·天津地区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 | 第26页 |
| ·天津地区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特征 | 第26页 |
| ·天津地区轮状病毒的基因分型 | 第26-27页 |
| ·轮状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及序列分析 | 第27页 |
| ·本次研究的意义 | 第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二、天津地区住院腹泻儿童星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分析 | 第29-39页 |
| ·对象和方法 | 第29-32页 |
|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 ·方法 | 第30-32页 |
| ·结果 | 第32-37页 |
| ·星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 第32-34页 |
| ·星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特征及肠道外损伤 | 第34-35页 |
| ·星状病毒的细胞培养 | 第35-36页 |
| ·RT-PCR结果 | 第36页 |
| ·序列测定和比对 | 第36页 |
| ·核甘酸序列同缘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8页 |
| ·天津地区星状病毒感染的一般状况 | 第37页 |
| ·天津地区星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临床特征 | 第37-38页 |
| ·星状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其核苷酸同源性分析 | 第38页 |
| ·未来发展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4-45页 |
| 综述1 | 第45-53页 |
| 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及相关研究进展 | 第45-50页 |
| 综述1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综述2 | 第53-63页 |
| 儿童星状病毒感染的研究现状及其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53-60页 |
| 综述2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