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7页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4 研究方法、思路与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2. 中美两国德育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考察 | 第12-22页 |
2.1 中美两国德育社会文化背景 | 第12-14页 |
2.1.1 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与特质 | 第12-13页 |
2.1.2 美国传统文化构成与特质 | 第13-14页 |
2.2 中美两国德育渊源 | 第14-18页 |
2.2.1 中国德育渊源 | 第14-16页 |
2.2.2 美国德育渊源 | 第16-18页 |
2.3 中美德育异同背景分析 | 第18-22页 |
2.3.1 自然环境孕育了不同的道德文化 | 第19页 |
2.3.2 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引发不同的价值体系 | 第19-20页 |
2.3.3 政治体制支配着泾渭分明的道德观念 | 第20-21页 |
2.3.4 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德育中的推演造成中美德育差异 | 第21-22页 |
3. 中美高校德育方式比较研究 | 第22-43页 |
3.1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比较 | 第22-25页 |
3.1.1 中国高校德育目标 | 第22-23页 |
3.1.2 美国高校德育目标 | 第23-24页 |
3.1.3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比较 | 第24-25页 |
3.2 中美高校德育理论基础比较 | 第25-30页 |
3.2.1 美国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3.2.2 中国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3.3 中美高校德育内容比较 | 第30-35页 |
3.3.1 中国高校德育内容 | 第30-32页 |
3.3.2 美国高校德育内容 | 第32-34页 |
3.3.3 中美高校德育内容比较 | 第34-35页 |
3.4 中美高校德育途径比较 | 第35-43页 |
3.4.1 中国高校德育途径 | 第35-37页 |
3.4.2 美国高校德育途径 | 第37-40页 |
3.4.3 中美高校德育途径比较 | 第40-43页 |
4. 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问题及面临挑战 | 第43-50页 |
4.1 我国高校德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第43-46页 |
4.1.1 当前我国高校在德育中存在不良现象 | 第43-44页 |
4.1.2 我国高校德育存在问题 | 第44-46页 |
4.2 我国高校德育中所面临挑战 | 第46-50页 |
4.2.1 我国高校德育中所面临客观因素的挑战 | 第47-48页 |
4.2.2 我国高校德育中所面临主观因素的挑战 | 第48-50页 |
5. 美国高校德育教育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启示 | 第50-57页 |
5.1 美国高校德育对我国德育创新发展的借鉴价值 | 第50-51页 |
5.1.1 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 第50页 |
5.1.2 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的原则 | 第50-51页 |
5.2 美国高校德育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 第51-57页 |
5.2.1 重视高校德育工作,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 第51-52页 |
5.2.2 在德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52页 |
5.2.3 借鉴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 第52-54页 |
5.2.4 加强我国德育的理论研究 | 第54页 |
5.2.5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德育目标 | 第54-55页 |
5.2.6 建立系统科学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 | 第55页 |
5.2.7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 第55-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