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转玉米高光效C4型PEPC基因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目录第4-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语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光合作用C_3途径和C_4途径异同及小麦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第13-15页
    1.2 利用C_4途径关键酶基因PEPC提高小麦光合效率的可行性第15-16页
    1.3 C_4途径PEPC基因转C_3植物的研究进展第16-19页
    1.4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第19-20页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第20-21页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1.5.2 研究的创新点第21页
    1.6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二章 转玉米高光效C_4型PEPC基因小麦的检测筛选与验证第23-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2.1.1 供试材料第23-24页
        2.1.2 转基因小麦株(系)PCR检测第24页
            2.1.2.1 小麦基因组总DNA的提取第24页
            2.1.2.2 PCR反应体系第24页
        2.1.3 目的基因pepc的PCR检测第24页
        2.1.4 转基因小麦株系旗叶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第24-25页
        2.1.5 PEPCase活性测定第25页
        2.1.6 PEPCase专一性抑制剂应用第25-26页
        2.1.7 数据处理第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28页
        2.2.1 转基因小麦株系PCR检测第26-27页
        2.2.2 转基因小麦株系旗叶净光合速率和PEPCase活性测定结果第27页
        2.2.3 PEPCase专一性抑制剂DCDP的应用第27-28页
    2.3 讨论第28-29页
第三章 田间条件下转玉米C_4型PEPC基因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第29-3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3.1.1 供试材料与种植方式第29页
        3.1.2 转基因小麦旗叶气体交换参数测定第29-30页
        3.1.3 荧光参数的测定第30页
        3.1.4 数据处理第3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3.2.1 不同时期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第30-32页
            3.2.1.1 4月23日当日光强和气温变化曲线第30页
            3.2.1.2 5月4日当日光强和气温变化曲线第30-31页
            3.2.1.3 5月12日当日光强和气温变化曲线第31页
            3.2.1.4 5月19日当日光强与气温变化曲线第31-32页
            3.2.1.5 4个时期光强和气温的比较第32页
        3.2.2 不同时期田间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第32-33页
            3.2.2.1 4月28日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口变化第32页
            3.2.2.2 5月4日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第32页
            3.2.2.3 5月12日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第32页
            3.2.2.4 5月19日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第32页
            3.2.2.5 4个时期小麦品种间旗叶光合速率的比较第32-33页
        3.2.3 田间小麦旗叶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第33-34页
        3.2.4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第34-36页
    3.3 讨论第36-37页
第四章 转玉米C_4型PEPC基因小麦净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_2浓度响应研究第37-4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4.1.1 试验材料与种植方式第37页
        4.1.2 转基因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第37-38页
        4.1.3 转基因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对CO_2浓度的响应第38页
        4.1.4 数据处理第3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4.2.1 转基因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第38-40页
        4.2.2 转基因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对CO_2浓度的响应第40-41页
    4.3 讨论第41-43页
第五章 转玉米C_4型PEPC基因小麦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性状研究第43-4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5.1.1 供试材料第43页
        5.1.2 群体光合速率测定第43-44页
        5.1.3 考种调查第44页
        5.1.4 数据处理第4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5.2.1 不同时期群体光合日变化第44页
        5.2.2 转pepc基因小麦田间产量性状分析第44-45页
    5.3 讨论第45-47页
全文总结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ecentralization of Education
下一篇:Ce3+掺杂及Ce3+,Tb3+共掺杂12CaO·7Al2O3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