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第2章 二元制户籍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 | 第13-18页 |
2.1 户籍管理的历史性选择 | 第13-14页 |
2.2 户籍管理的现实性选择 | 第14-18页 |
第3章 二元制户籍制度形成的经济战略选择原因 | 第18-21页 |
3.1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选择 | 第18-19页 |
3.2 赶超战略 | 第19-21页 |
第4章 二元制户籍制度形成的体制原因 | 第21-27页 |
4.1 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 第21-22页 |
4.2 统购统销制度的形成 | 第22-26页 |
4.2.1 两次粮食危机及其对策 | 第23-26页 |
4.3 农业合作化运动 | 第26-27页 |
第5章 二元制户籍制度形成的社会原因 | 第27-37页 |
5.1 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 第27-30页 |
5.1.1 工业城市群体的兴起 | 第27-28页 |
5.1.2 城市问题 | 第28-30页 |
5.2 农村人口的大规模盲目流动与控制 | 第30-34页 |
5.2.1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村人口的流动与控制 | 第30-31页 |
5.2.2 统购统销制度和农村人口的流动与控制 | 第31页 |
5.2.3 农村合作社运动和农村人口的流动与控制 | 第31-33页 |
5.2.4 1956-1957 年农村人口大规模的盲目流动 | 第33-34页 |
5.3 二元制户籍制度的确立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