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Fe(VI)配离子氧化醇胺类、醇类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2页
    1.1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的研究现状第9页
    1.2 碱性介质中铁(VI)的主要存在形式第9-10页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第2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高铁酸钾(VI)氧化醇胺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第12-28页
    2.1 碱性介质中高铁酸钾(VI)氧化二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第12-17页
        2.1.1 实验部分第12-13页
        2.1.2 结果与讨论第13-15页
        2.1.3 反应机理的讨论第15-17页
    2.2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高铁酸钾(VI)氧化三乙醇胺的反应动 力学及机理第17-20页
        2.2.1 结果与讨论第17-19页
        2.2.2 反应机理的讨论第19-20页
    2.3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高铁酸钾(VI)氧化正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第20-24页
        2.3.1 结果与讨论第20-22页
        2.3.2 反应机理的讨论第22-24页
    2.4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高铁酸钾(VI)氧化2-氨基-1-丁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第24-28页
        2.4.1 结果与讨论第24-25页
        2.4.2 反应机理的讨论第25-28页
第3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高铁酸钾(VI)氧化醇类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第28-36页
    3.1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高铁酸钾(VI)氧化乙二醇甲醚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第28-32页
        3.1.1 结果与讨论第28-29页
        3.1.2 反应机理的讨论第29-32页
    3.2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高铁酸钾(VI)氧化乙二醇独乙醚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第32-36页
        3.2.1 结果与讨论第32-33页
        3.2.2 反应机理的讨论第33-36页
结论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内部尺度的宜居性和绿地水平评价--以保定市为例
下一篇:电解絮凝—生物降解联用处理酱菜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