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中国行政诉讼撤诉问题研究--以原告合法权益保障为出发点

论文创新点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导论第12-29页
    1.1 研究之缘起第13-2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起点第14-17页
        1.1.3 研究空间第17-22页
    1.2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2-29页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22-26页
        1.2.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6-29页
2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理论分析第29-43页
    2.1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诉权理论第29-34页
        2.1.1 诉权理论的演进第29-31页
        2.1.2 行政诉权是原告撤诉权利存在的基础第31-32页
        2.1.3 申请撤诉是原告撤诉权利实现的载体第32-34页
    2.2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立法目的第34-37页
        2.2.1 行政诉讼制度的立法目的第34-36页
        2.2.2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立法目的第36-37页
    2.3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价值追求第37-43页
        2.3.1 从程序工具到程序本位第38-39页
        2.3.2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程序价值第39-43页
3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运行及其问题检视第43-93页
    3.1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运行第43-79页
        3.1.1 行政诉讼撤诉的制度构成第43-52页
        3.1.2 行政诉讼撤诉率变化背后的司法政策考量第52-58页
        3.1.3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实践运行中的“协调转向”第58-79页
    3.2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问题检视第79-89页
        3.2.1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本身的缺陷第79-82页
        3.2.2 “协调转向”是制度创新还是误用?第82-89页
    3.3 影响行政诉讼撤诉制度实施效果的原因分析第89-93页
        3.3.1 现行政治体制下的“强行政弱司法”第89-90页
        3.3.2 “发展是硬道理”指导下的“与民争利”第90-91页
        3.3.3 传统法律文化影响下的“民不与官斗”第91-93页
4 中国行政诉讼撤诉的完善第93-136页
    4.1 理性看待和谐社会的建设第93-100页
        4.1.1 和谐社会建设中被曲解的“稳定”第93-97页
        4.1.2 秩序构建视角下的行政纠纷观第97-100页
    4.2 积极着手司法能力的提升第100-115页
        4.2.1 确立有限的“穷尽行政救济”原则第101-104页
        4.2.2 淡化司法的政治功能第104-110页
        4.2.3 规制法官的司法裁量权第110-115页
    4.3 科学进行撤诉制度的重构第115-136页
        4.3.1 原告申请撤诉程序第116-122页
        4.3.2 法院审查撤诉申请程序第122-127页
        4.3.3 检察机关监督撤诉审查程序第127-133页
        4.3.4 撤诉后的权利救济程序第133-136页
结语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9页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149-150页
后记第150-152页
附件第152-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行信贷、产业结构调整与通货膨胀缺口持久性
下一篇: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