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个人(社会人)论文

社会转型视域下的个体自我认同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12-18页
    一、 选题背景第12-13页
    二、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第13-14页
        (一) 研究目的第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第14页
    三、 社会转型视域下个体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中凸显的自我认同需要第18-39页
    第一节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透视第18-22页
        一、 社会转型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二、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第19-22页
        三、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框架第22页
    第二节 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2-33页
        一、 现代化理论第23-29页
        二、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第29-33页
    第三节 社会转型对个体自我认同的影响第33-39页
        一、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第33-36页
        二、 变革与守护交织的个体第36-39页
第二章 自我认同的内涵阐释第39-63页
    第一节 个体自我意识第39-46页
        一、 自我的结构化模型及主我与客我的相互关系第39-41页
        二、 语言是自我表达的方式第41-44页
        三、 自我与他者的分立第44-46页
    第二节 个体自我评价活动及其机制第46-52页
        一、 自我、价值、评价和认同的内在关联第46-48页
        二、 评价活动的类型第48-50页
        三、 个体自我评价机制的建立第50-52页
    第三节 认同体验的获得与自我认同第52-63页
        一、 认同理论的概述第52-57页
        二、 自我认同是个体认同的整体构建第57-60页
        三、 自我认同是个体社会归属感的实现第60-63页
第三章 自我认同的实现在社会转型中遭遇危机第63-84页
    第一节 身份确认的窘境触发自我认同危机第63-70页
        一、 社会管理方式中的单位制与户籍制第64-66页
        二、 个体失落在单位与户籍中的身份确认第66-70页
    第二节 网络空间中的“自我”分裂加速自我认同危机第70-74页
        一、 网络空间的内涵第70-72页
        二、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自我”分裂第72-74页
    第三节 个体自我认同危机的实质第74-84页
        一、 个体自我评价的扭曲第75-79页
        二、 人格分裂第79-81页
        三、 人生意义的失落第81-84页
第四章 个体与社会的双重变革:重塑自我认同的力量第84-104页
    第一节 反思性的个体建构第84-89页
        一、 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第84-86页
        二、 个体主体性的确立第86-89页
    第二节 整体性的社会转型应对第89-100页
        一、 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有机调整第89-93页
        二、 社会价值观念的有效引领第93-96页
        三、 社会生活方式的积极倡导第96-100页
    第三节 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第100-104页
        一、 个体间的差异:自我认同形成的内在前提第100-101页
        二、 个体处于社会中:自我认同实现的共同处境第101-102页
        三、 在社会中“安身立命”:个体自我认同的实现第102-104页
第五章 自我认同的重塑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第104-112页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基本内涵第104-106页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第104-105页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第105-106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协调发展的社会与个体第106-109页
        一、 发展成果的个体覆盖第106-107页
        二、 社会成员的个体联合第107-109页
    第三节 在实现自我认同的追求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109-112页
        一、 自我认同可聚合个体与社会第109-110页
        二、 自我认同的实现有助于社会信任的重建第110-112页
结语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5页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成果与获得的奖励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时间相关的网络流量建模与预测研究
下一篇:铝合金机身壁板结构双侧激光焊接特征及熔池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