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对资产证券化内涵的研究 | 第13-15页 |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研究 | 第13-14页 |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研究 | 第14-15页 |
·对资产证券化效应的研究 | 第15-16页 |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微观金融效应的研究 | 第15-16页 |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宏观金融效应的研究 | 第16页 |
·对资产证券化定价的研究 | 第16-20页 |
·关于资产证券化利率期限结构动态模型的研究 | 第17-18页 |
·关于提前偿付模型的研究 | 第18-20页 |
2. MBS的发展现状及各种代表模式 | 第20-31页 |
·MBS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简述 | 第20-25页 |
·美国MBS现状 | 第20-21页 |
·日本MBS现状 | 第21-22页 |
·香港MBS现状 | 第22-23页 |
·我国MBS的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国际MBS经验介绍 | 第25-31页 |
·国际MBS的基本结构 | 第25-27页 |
·国际MBS运作流程 | 第27-29页 |
·国际MBS运作模式 | 第29-31页 |
3. 中国现阶段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特点 | 第31-45页 |
·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动因 | 第32-34页 |
·MBS基于政府角度的动因 | 第32-33页 |
·MBS基于商业银行的角度 | 第33-34页 |
·MBS基于投资者的角度 | 第34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选用的基础资产 | 第34-35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结构设计 | 第35-38页 |
·我国MBSs市场存在人为分割 | 第38-39页 |
·我国MBS过程中缺乏监督 | 第39页 |
·我国MBS市场缺乏具有高公信力的信用评级机构 | 第39-41页 |
·我国信用增级过程中外部担保机制缺失 | 第41-42页 |
·我国住房抵押证券定价困难 | 第42-45页 |
·我国MBS提前偿付率的难以确定 | 第43页 |
·我国MBS折现率的难以确定 | 第43-45页 |
4. 案例分析 | 第45-63页 |
·"建元"发行背后的经济动因分析 | 第46-51页 |
·建行的市场地位 | 第46-47页 |
·建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 第47-48页 |
·"建行"资产证券化背后的经济动因 | 第48-51页 |
·相关方权利义务关系分析 | 第51-58页 |
·发行流程概述 | 第52-53页 |
·相关主体间关系图 | 第53页 |
·各相关方的详细阐述 | 第53-55页 |
·"建元"的结构设计分析 | 第55-56页 |
·"建元"的交易市场分析 | 第56页 |
·"建元"的监督体制分析 | 第56-57页 |
·"建元系列"的评级分析 | 第57页 |
·"建元系列"的信用增级分析 | 第57-58页 |
·"建元"的资产池分析 | 第58-63页 |
·资产池资产的组成概况分析 | 第58-60页 |
·资产池资产的风险分析 | 第60-63页 |
5. 政策建议 | 第63-69页 |
·加强证券化的法律支持的同时加强监管 | 第63-65页 |
·建立政府支持体系 | 第65页 |
·提升信用意识、完善我国的资信评估体系 | 第65-66页 |
·促进利率市场化,形成具有公信力的基准利率,提高定价精准性 | 第66-67页 |
·构建中国的提前偿付数据库 | 第67页 |
·扩大机构投资者的范围,积极开展MBS二级市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