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前言 | 第12-16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架构 | 第15-16页 |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 ·工作满意度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 ·工作满意度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 ·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 ·"大学生村官"涵义界定及研究综述 | 第24-29页 |
| ·关键词说明及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 ·"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 | 第25-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第30-35页 |
| ·研究设计 | 第30-31页 |
|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 ·研究流程设计 | 第30-31页 |
| ·问卷设计 | 第31-34页 |
| ·问卷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 ·工作满意度模型构建原则 | 第32页 |
| ·工作满意度维度及指标的选择 | 第32-33页 |
| ·工作满意度指标的量化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现状描述及影响因素探讨 | 第35-52页 |
| ·L区被访"大学生村官"基本信息概述 | 第36-42页 |
| ·L区被访"大学生村官"个人基本信息介绍 | 第36-39页 |
| ·L区被访"大学生村官"相关入职情况简述 | 第39-42页 |
| ·L区被访"大学生村官"基本信息描述小结 | 第42页 |
| ·"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7页 |
| ·总体满意度描述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 ·基于二级指标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43-45页 |
| ·个体特征对工作满意度影响描述性分析 | 第45-47页 |
| ·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评价分析 | 第47-50页 |
| ·多重相关与多重协方差分析 | 第47-48页 |
| ·多重回归分析 | 第48-50页 |
| ·本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5. 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研究 | 第52-60页 |
| ·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政策法规 | 第52-56页 |
| ·细化"大学生村官"的录用政策 | 第52-54页 |
| ·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规划 | 第54页 |
| ·构建"大学生村官"的完备管理 | 第54-55页 |
| ·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 | 第55-56页 |
| ·高校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支持 | 第56-57页 |
| ·强化宣传引导力度 | 第56页 |
| ·加强实践锻炼积累 | 第56-57页 |
| ·"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的提高 | 第57-59页 |
| ·明确动机,理性规划职业生涯 | 第57-58页 |
| ·端正心态,努力踏实认真工作 | 第58页 |
| ·立足现实,加强自我能力提升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本文研究的贡献 | 第60页 |
| ·本选题研究的不足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 | 第65-69页 |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第65-67页 |
| 表目录 | 第65-66页 |
| 图目录 | 第66-67页 |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第67-69页 |
| 后记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