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1.1 “法人侵权责任”与“雇主责任”在构成要件区分上的模糊性,导致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混乱——《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9条法律分析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理论界及实务界关于区分法人侵权责任与雇主替代责任的四种主流观点 | 第10-11页 |
1.2.2 四种观点的合理性分析 | 第11-12页 |
1.2.3 案例实证分析方法对于判断前述法律解释是否解决司法实践中区分法人侵权责任与雇主责任及选择法律适用的意义 | 第12-13页 |
2. 我国法院对雇主责任与法人侵权责任法律构成的认识——以案例实证为基础 | 第13-23页 |
2.1 通过研究四种理论不同的关注点为变量,以四个变量规律性的变化来分析我国法院在处理被使用人侵权问题上的相关做法 | 第13页 |
2.2 基于四种理论不同的关注点提炼的四个变量 | 第13-14页 |
2.3 案例收集情况简述及数据整理成果 | 第14-15页 |
2.4 案例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15-21页 |
2.4.1 第一种理论在100个案例中的适用情况——从案例分析的结果来看并未获得各级法院的一致支持 | 第15-17页 |
2.4.2 第二种理论在100个案例中的适用情况——自然人作为使用人基本适用了《解释》第9条,但是适用《解释》第9条的却并不一定都是自然人 | 第17页 |
2.4.3 第三种理论在100个案例中的适用情况——个别法院的态度似乎认为《解释》第8条与第9条之间没有差别,但大多数法院并未采纳该观点 | 第17-19页 |
2.4.4 第四种理论在100个案例中的适用情况——以临时性用工或者是劳动关系的有无作为区分《解释》第8、9条的适用范围的依据并未获得法院的一致采纳 | 第19-21页 |
2.5 审判实践在区分法人侵权责任与雇主替代责任上并未形成统一做法,需探索一个统一的、合理的适用规则 | 第21-23页 |
3. 从法人侵权与雇主替代责任二者关系之界定来探索统一规则 | 第23-28页 |
3.1 学界对于法人侵权责任与雇主替代责任关系问题的两种观点及理由 | 第23-25页 |
3.2 法人实在说理论下区分法入侵权责任与雇主替代责任的必要性、合理性 | 第25-28页 |
4. 我国《侵权责任法》关于法人侵权责任与雇主责任的规定 | 第28-34页 |
4.1 我国《侵权责任法》34、35条评析 | 第28-32页 |
4.1.1 《侵权责任法》持法人侵权责任与雇主替代责任没有区别的观点,均为替代责任由责任人为行为人造成的损害负责,仅因公有制国家意识形态上的需求将二种责任分别作二个条文作规定,归责原则一致 | 第28-29页 |
4.1.2 《侵权责任法》对法人侵权责任与雇主替代责任不加以区分根源在于对“法人侵权责任”这一概念认识上的分歧造成 | 第29-31页 |
4.1.3 《侵权责任法》在规定替代责任的前提下,未规定被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时使用人的追偿权,无论是从法律理论、司法实践还是从比较法上看,难谓是一个合理的做法 | 第31-32页 |
4.2 完善《侵权责任法》中关于法人侵权责任与雇主替代责任制度之建议 | 第32-34页 |
4.2.1 区分法人侵权责任与雇主替代责任 | 第33页 |
4.2.2 在将来的司法解释中补充规定被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时使用人的追偿权 | 第33-34页 |
参考书目 | 第34-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