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Summary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银行操作风险概述 | 第13-19页 |
第一节 银行操作风险的含义 | 第13页 |
第二节 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特点 | 第13-16页 |
一、内生性为主 | 第14页 |
二、涵盖全部业务 | 第14-15页 |
三、难以度量 | 第15页 |
四、风险与收益不匹配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操作风险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一、制度因素 | 第16页 |
二、内部人员因素 | 第16页 |
三、系统因素 | 第16页 |
四、有关社会因素 | 第16-17页 |
第四节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银行操作风险典型案例分析 | 第19-50页 |
第一节 制度因素产生的银行操作风险案例 | 第20-33页 |
案例一、A银行职工朱XX盗用客户资金案 | 第20-23页 |
案例二、B银行向X贪污公款案 | 第23-24页 |
案例三、C银行张X挪用公款案 | 第24-26页 |
案例四、D银行范XX盗用客户资金案 | 第26-29页 |
案例五、E银行票据交换员陈X挪用公款案 | 第29-31页 |
案例六、F银行交换票据被抢案 | 第31-33页 |
第二节 银行内部人员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 | 第33-43页 |
案例七、员工假冒客户名义办理贷款 | 第34-35页 |
案例八、内部员工违规操作成为"溃堤蚁穴" | 第35-43页 |
第三节 外部因素产生的银行操作风险案例 | 第43-47页 |
案例九、G银行李XX金融票据诈骗案 | 第43-47页 |
第四节 系统因素产生的银行操作风险案例 | 第47-50页 |
案例十、J银行存款资金被电话银行盗取案件 | 第47-48页 |
案例十一、利用假身份证造假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制约国内银行防控操作风险因素综合分析 | 第50-55页 |
第一节 对银行防控操作风险的认识问题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发展战略与管理方法问题 | 第51-52页 |
一、发展战略不切实际 | 第51页 |
二、操作风险管理方法不先进 | 第51-52页 |
三、选人用人不科学 | 第52页 |
第三节 制度建设与执行问题 | 第52-53页 |
一、制度建设不与时俱进 | 第52-53页 |
二、制度执行不力 | 第53页 |
第四节 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不先进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55-61页 |
第一节 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 第55-56页 |
第二节 战略目标兼容适度 | 第56-57页 |
第三节 改进操作风险管理方法 | 第57-58页 |
一、加强操作风险的度量 | 第57页 |
二、注重操作风险控制 | 第57-58页 |
三、管理工具要科学严格 | 第58页 |
第四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58-59页 |
第五节 完善制度并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 | 第59页 |
第六节 建设安全的信息系统 | 第59-60页 |
第七节 外部监管要形成合力 | 第60页 |
第八节 建立完善的事件管理机制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