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醛一步氧化酯化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35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工艺 | 第13-15页 |
1.3 一步法制备MMA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1.3.1 改进的杂多酸催化剂 | 第16-17页 |
1.3.2 金系催化剂 | 第17页 |
1.3.3 铂系催化剂 | 第17-18页 |
1.3.4 钌系催化剂 | 第18页 |
1.3.5 钯系催化剂 | 第18-23页 |
1.4 载体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23-31页 |
1.4.1 载体结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24-26页 |
1.4.2 载体酸碱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26-27页 |
1.4.3 碱金属助剂对载体改性的影响 | 第27-31页 |
1.5 金属互化物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31-33页 |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1.6.1 立题依据 | 第33-34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35-43页 |
2.1 原料与设备 | 第35-36页 |
2.2 载体及催化剂制备 | 第36-39页 |
2.2.1 不同载体的处理和制备 | 第36-37页 |
2.2.2 不同铅含量硅胶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第37页 |
2.2.3 不同钯含量硅胶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第37页 |
2.2.4 不同载体催化剂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5 不同还原方法催化剂的制备 | 第38-39页 |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9-41页 |
2.3.1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 | 第39页 |
2.3.2 催化剂活性表示 | 第39-40页 |
2.3.3 产物分析 | 第40页 |
2.3.4 校正因子的测定 | 第40-41页 |
2.4 载体与催化剂表征 | 第41-43页 |
2.4.1 氮吸附等温线测定 | 第41页 |
2.4.2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41页 |
2.4.3 透射电镜测试 | 第41页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41页 |
2.4.5 H_2-TPD测定 | 第41-43页 |
第3章 助剂添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3-70页 |
3.1 MgO改性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3-56页 |
3.1.1 氮吸附结果 | 第43-46页 |
3.1.2 载体的表面形貌 | 第46-48页 |
3.1.3 催化剂反应活性评价 | 第48页 |
3.1.4 催化剂XRD结果 | 第48-50页 |
3.1.5 催化剂形貌及粒径分布 | 第50-52页 |
3.1.6 催化剂XPS结果 | 第52-56页 |
3.2 铅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6-63页 |
3.2.1 催化剂反应评价 | 第57-58页 |
3.2.2 催化剂XRD结果 | 第58-59页 |
3.2.3 催化剂形貌及分散 | 第59页 |
3.2.4 催化剂氢吸附结果 | 第59-61页 |
3.2.5 催化剂XPS结果 | 第61-63页 |
3.3 钯含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3.3.1 催化剂反应评价 | 第63页 |
3.3.2 催化剂XRD结果 | 第63-64页 |
3.3.3 催化剂形貌 | 第64-65页 |
3.4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65-69页 |
3.4.1 反应性能评价 | 第65-67页 |
3.4.2 催化剂XRD结果 | 第67页 |
3.4.3 催化剂形貌 | 第67-69页 |
3.5 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载体及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70-81页 |
4.1 载体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70-79页 |
4.1.1 催化剂反应评价 | 第70-72页 |
4.1.2 催化剂形貌 | 第72-75页 |
4.1.3 催化剂XRD结果 | 第75-79页 |
4.2 A型分子筛脱水膜的影响 | 第79-80页 |
4.3 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5.1 结论 | 第81-82页 |
5.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82页 |
5.3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2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