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前言 | 第12-22页 |
0.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第12-13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0.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20-22页 |
1 股票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 第22-28页 |
1.1 资产组合投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1.2 投资组合业绩评价的传统方法 | 第24-25页 |
1.3 多因素模型 | 第25-28页 |
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现状分析 | 第28-36页 |
2.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 第28-32页 |
2.1.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组成 | 第28-29页 |
2.1.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特点 | 第29-31页 |
2.1.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状况 | 第31-32页 |
2.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组合 | 第32-36页 |
2.2.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组合的特点 | 第32-34页 |
2.2.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组合风险分析 | 第34-36页 |
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风险调整绩效评估 | 第36-48页 |
3.1 基准组合的选择 | 第36-38页 |
3.1.1 基准组合的功能 | 第36-37页 |
3.1.2 基准组合的构建 | 第37-38页 |
3.2 投资绩效衡量指标及实证分析 | 第38-45页 |
3.2.1 风险调整绩效衡量方法的选用 | 第38-40页 |
3.2.2 样本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 第40-42页 |
3.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3.3 投资绩效衡量指标的改进及实证分析 | 第45-48页 |
3.3.1 现有方法的不足及其修正 | 第45-46页 |
3.3.2 修正后的实证结果 | 第46-48页 |
4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的绩效归属分析 | 第48-57页 |
4.1 证券投资组合的择时择股能力 | 第48-49页 |
4.2 择时择股能力研究方法 | 第49-52页 |
4.2.1 T-M和H-M模型 | 第49-51页 |
4.2.2 其他研究方法以及方法的选用 | 第51-52页 |
4.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业绩的择时择股能力实证分析 | 第52-57页 |
4.3.1 样本数据的提取与处理 | 第52-54页 |
4.3.2 择股择时能力的实证检验 | 第54-57页 |
5 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组合业绩持续性分析 | 第57-65页 |
5.1 业绩持续性概述 | 第57页 |
5.2 业绩持续性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 第57-60页 |
5.2.1 业绩持续性方法 | 第57-59页 |
5.2.2 业绩持续性方法的选用 | 第59-60页 |
5.3 实证分析 | 第60-64页 |
5.3.1 单个投资组合的业绩持续性检验 | 第60-62页 |
5.3.2 社保基金整体业绩的持续性检验 | 第62-63页 |
5.3.3 分时段业绩持续性检验 | 第63-64页 |
5.4 小结 | 第64-65页 |
6 改善全国社保基金股票投资组合绩效的建议 | 第65-68页 |
6.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的改进 | 第65-66页 |
6.1.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体系的改进 | 第65页 |
6.1.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全方位监管 | 第65-66页 |
6.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的改进 | 第66-68页 |
7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