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三峡运行后东洞庭湖湿地鸟类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1.1 湿地的概念第14页
    1.2 研究区域概况第14-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第17-23页
        1.3.1 湿地修复概念及其原则第17页
        1.3.2 湿地修复文献综述第17-21页
        1.3.3 鸟类栖息地的研究综述第21-23页
    1.4 本研究课题选题背景及意义第23-26页
        1.4.1 课题来源第23页
        1.4.2 课题研究意义第23-24页
        1.4.3 课题研究内容第24-26页
    1.5 软件的介绍第26-30页
        1.5.1 Canoco4.5软件第26-28页
        1.5.2 Fragstats3.3软件第28-29页
        1.5.3 MATLAB7.7软件第29-30页
第2章 三峡运行后东洞庭湖湿地鸟类的变化情况第30-38页
    2.1 研究目的第30-31页
    2.2 三峡工程运行后东洞庭湖湿地鸟类变化情况第31-37页
        2.2.1 东洞庭湖湿地鸟类种群结构的变化第31-34页
        2.2.2 东洞庭湖湿地鸟类数量的变化第34-36页
        2.2.3 东洞庭湖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第36-37页
    2.3 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环境因子对东洞庭湖优势冬季水鸟分布的影响第38-50页
    3.1 研究目的第38页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38-41页
        3.2.1 数据来源第38-40页
        3.2.2 数据处理第40-4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1-48页
        3.3.1 东洞庭湖冬季水鸟调查结果第41-43页
        3.3.2 环境因子与CCA排序轴的相关性第43-44页
        3.3.3 环境因子对水鸟分布的影响第44-45页
        3.3.4 环境因子对每种水鸟的影响第45-48页
    3.4 讨论第48-49页
    3.5 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景观特征、生境特征和人为因素对东洞庭湖湿地鸭科水鸟的影响第50-63页
    4.1 研究目的第50页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4.2.1 数据来源第50-51页
        4.2.2 数据处理第51-5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2-60页
        4.3.1 鸟类组成与优势度第52-53页
        4.3.2 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53-54页
        4.3.3 典范对应分析结果第54-55页
        4.3.4 前向选择法和变异分区分析结果第55-58页
        4.3.5 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结果第58-60页
    4.4 讨论第60-61页
        4.4.1 分析方法第60页
        4.4.2 研究尺度的重要性第60-61页
        4.4.3 环境因子第61页
    4.5 小结第61-63页
第5章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东洞庭湖鸟类变化的预测第63-69页
    5.1 研究目的第63页
    5.2 资料与方法第63-65页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63-64页
        5.2.2 研究方法第64-6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5-68页
        5.3.1 神经网络的模拟第65-67页
        5.3.2 预测结果第67-68页
    5.4 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霉素对菌株ZY-2与SBR废水处理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下一篇:副鸡嗜血杆菌HB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高密度发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