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绩效考核理论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理论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理论与方法 | 第17-26页 |
2.1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设计基本要素 | 第17-19页 |
2.1.1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主体 | 第17-18页 |
2.1.3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18-19页 |
2.2 经典绩效考核方法综述 | 第19-22页 |
2.2.1 财务模式绩效评价方法 | 第19-20页 |
2.2.2 EVA评价法 | 第20-21页 |
2.2.3 平衡计分卡(BSC)理论 | 第21-22页 |
2.3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绩效考核方法应用 | 第22-25页 |
2.3.1 我国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宏观层面分析 | 第22页 |
2.3.2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微观层面分析 | 第22-23页 |
2.3.3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方法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BOC银行二级支行绩效考核体系现状评析 | 第26-40页 |
3.1 BOC银行二级支行现行绩效考核体系内容概述 | 第26-31页 |
3.1.1 绩效考核体系对象 | 第26页 |
3.1.2 绩效考核内容及原则 | 第26-28页 |
3.1.3 绩效考核体系指标设计及应用 | 第28-31页 |
3.2 绩效考核体系优势分析 | 第31-34页 |
3.3 绩效考核体系劣势分析 | 第34-38页 |
3.3.1 指标设计不合理,员工行为短期化 | 第34-35页 |
3.3.2 主观因素引入,考核偏离公平 | 第35-36页 |
3.3.3 考核主体多头并存,权责不清 | 第36-37页 |
3.3.4 规划执行不到位,设计初衷难实现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BOC银行二级支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分析 | 第40-51页 |
4.1 考核指标优化,促进中短期均衡 | 第40-43页 |
4.1.1 考核方式动态执行 | 第40-41页 |
4.1.2 现买单制考核指标改进 | 第41页 |
4.1.3 平衡计分卡考核指标改进 | 第41-43页 |
4.2 减小主观影响,实现考核公平 | 第43-45页 |
4.2.1 转变考核方式 | 第44页 |
4.2.2 调整考核指标,实现可验证 | 第44页 |
4.2.3 强化过程沟通,建立绩效反馈 | 第44-45页 |
4.3 考核主体整合统一,权责划分明确 | 第45-46页 |
4.4 创新绩效考核规划执行方式 | 第46-49页 |
4.4.1 大幅增加风险指标的考核权重 | 第46-48页 |
4.4.2 增加声誉风险指标 | 第48页 |
4.4.3 新增与创新相关的指标 | 第48-49页 |
4.5 绩效考核优化总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BOC银行二级支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实施保障 | 第51-55页 |
5.1 现买单制考核体系优化实施保障 | 第51页 |
5.2 平衡计分卡考核体系优化实施保障 | 第51-52页 |
5.3 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优化实施保障 | 第52-54页 |
5.3.1 组织保障优化 | 第52-53页 |
5.3.2 人力资源保障优化 | 第53页 |
5.3.3 制度保障优化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第55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