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石油产品论文

超临界压力下航空煤油换热特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表第13-15页
1 绪论第15-41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2 超临界流体第17-19页
    1.3 超临界流体物性变化第19页
    1.4 超临界流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38页
        1.4.1 超临界流体在光滑管的研究第19-30页
        1.4.2 传热恶化第30-32页
        1.4.3 浮升力关联式第32-34页
        1.4.4 热加速关联式第34-35页
        1.4.5 传热关联式第35-38页
        1.4.6 超临界流体在强化管的研究第38页
    1.5 目前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第38-39页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39-40页
        1.6.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9-40页
        1.6.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40页
    1.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2 实验系统介绍第41-58页
    2.1 实验装置第41-42页
    2.2 预热段和实验段第42-44页
    2.3 其他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第44-47页
        2.3.1 高压柱塞泵第44页
        2.3.2 加热电源第44-46页
        2.3.3 冷凝器第46页
        2.3.4 热电偶第46页
        2.3.5 背压阀及测压仪器第46页
        2.3.6 质量流量计第46-47页
    2.4 数据处理第47-51页
        2.4.1 内壁温第47-48页
        2.4.2 流体温度第48-49页
        2.4.3 局部换热系数第49页
        2.4.4 热损失第49-51页
    2.5 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第51-53页
        2.5.1 温差的误差分析第52页
        2.5.2 压力的误差分析第52页
        2.5.3 流量的误差分析第52页
        2.5.4 热流密度的误差分析第52-53页
        2.5.5 换热系数的误差分析第53页
    2.6 实验内容及方法第53-57页
        2.6.1 实验内容第53-54页
        2.6.2 实验方法第54-57页
    2.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3 煤油物性计算第58-72页
    3.1 粘度的计算第58-62页
    3.2 密度的计算第62-64页
    3.3 导热系数的计算第64-68页
    3.4 定压比热的计算第68-71页
    3.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72-101页
    4.1 实验台验证第72-74页
    4.2 重复性校核第74页
    4.3 实验数据分析第74-96页
        4.3.1 质量流量对换热的影响第75-80页
        4.3.2 热流密度对换热的影响第80-86页
        4.3.3 压力对换热的影响第86-92页
        4.3.4 入口温度对换热的影响第92-96页
    4.4 实验数据与经验关联式的对比第96-99页
    4.5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5 超临界压力下煤油在光滑管和强化管的数值模拟第101-147页
    5.1 数值模拟方法第101-102页
    5.2 数值模拟结果第102-145页
        5.2.1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第102-106页
        5.2.2 网格独立性检查第106页
        5.2.3 管径对煤油换热的影响第106-114页
        5.2.4 流动方向对煤油换热的影响第114-116页
        5.2.5 传热恶化现象第116-129页
        5.2.6 强化管数值模拟第129-145页
    5.3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47-150页
    6.1 全文总结第147-148页
    6.2 工作展望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1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1-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煤流化床热解机理以及挥发产物组分分布特性研究
下一篇:反应性嵌段共聚物弹性体的合成及其对环氧/尼龙的增韧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