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     1 中药材及中成药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2 中药材及中成药鉴定研究进展 | 第11-21页 | 
|         2.1 基原鉴定的特征及其在中药材和中成药鉴定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         2.2 性状鉴定的特征及其在中药材和中成药鉴定中的应用 | 第12页 | 
|         2.3 显微鉴定的特征及其在中药材和中成药鉴定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2.4 理化鉴定的特征及其在中药材和中成药鉴定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         2.5 分子鉴定的特征及其在中药材和中成药鉴定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         2.6 DNA条形码与传统鉴定方法相结合在中药材和中成药鉴定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3 展望 | 第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31页 | 
| 第二章 基于SNP位点鉴定藏菖蒲及其近缘种 | 第31-4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         1.1 样品来源 | 第31-33页 | 
|         1.2 方法 | 第33-3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         2.1 藏菖蒲种内分析及SNP位点确定 | 第34-36页 | 
|         2.2 利用NJ树鉴定藏菖蒲及其混伪品并验证SNP位点鉴定结果 | 第36-37页 | 
|     3 讨论 | 第37-38页 | 
|         3.1 SNP位点鉴定为鉴定藏菖蒲的重要方法 | 第37-38页 | 
|         3.2 DNA提取和聚合酶链式反应中对温度的要求 | 第38页 | 
|     4 结论 | 第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基于ITS2序列鉴定四季青及其近缘种、混伪品 | 第40-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         1.1 样品来源 | 第40-42页 | 
|         1.2 方法 | 第42-4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2.1 DNA提取与PCR扩增成功率分析 | 第43页 | 
|         2.2 四季青种内序列分析 | 第43-44页 | 
|         2.3 四季青及其近缘种、混伪品的ITS2序列分析 | 第44页 | 
|         2.4 四季青及其近缘种、混伪品的NJ树鉴别及分析 | 第44-46页 | 
|     3 讨论 | 第46-47页 | 
|         3.1 DNA条形码为植物分类学鉴定提供生物学依据 | 第46页 | 
|         3.2 DNA条形码为冬青属的鉴定提供新思路 | 第46-47页 | 
|         3.3 DNA条形码鉴定冬青属物种的稳定性 | 第47页 | 
|     4 结论 | 第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市售菟丝子药材的真伪鉴定 | 第49-61页 | 
|     1 材料方法 | 第49-53页 | 
|         1.1 样品来源 | 第49-52页 | 
|         1.2 方法 | 第52-53页 | 
|     2 结果及分析 | 第53-57页 | 
|         2.1 形态鉴定初步分析 | 第53页 | 
|         2.2 菟丝子标准DNA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 | 第53-54页 | 
|         2.3 运用BLAST鉴定市售菟丝子样品 | 第54-55页 | 
|         2.4 运用NJ树和SNPs鉴定市售样品 | 第55-57页 | 
|     3 讨论 | 第57-58页 | 
|         3.1 ITS2鉴定菟丝子的优势 | 第57-58页 | 
|         3.2 DNA条形码技术检测药材市场混伪品的潜力 | 第58页 | 
|     4 结论 | 第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第五章 基于Meta-barcoding的中成药组分分析 | 第61-8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         1.1 样品来源 | 第62页 | 
|         1.2 方法 | 第62-64页 | 
|     2 结果及分析 | 第64-85页 | 
|         2.1 蛇胆川贝胶囊 | 第64-71页 | 
|         2.2 启脾丸 | 第71-77页 | 
|         2.3 人参归脾丸 | 第77-81页 | 
|         2.4 人参健脾丸 | 第81-85页 | 
|     3 讨论 | 第85页 | 
|         3.1 短片段结合ITS2鉴定中成药药材组成有助于提高成功率和准确性 | 第85页 | 
|         3.2 高通量测序是中成药成分解析成为可能 | 第85页 | 
|         3.3 高通量测序的测序误差无可避免 | 第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第六章 小结 | 第88-89页 | 
| 缩略词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