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可变速率直接序列扩频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 | 第16-17页 |
1.3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连续可变速率直扩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9页 |
2.1 可变速率直扩通信技术 | 第19-22页 |
2.1.1 扩频通信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1.2 多码正交扩频技术 | 第20-21页 |
2.1.3 可变处理增益正交扩频技术 | 第21-22页 |
2.2 数字中频技术 | 第22-25页 |
2.2.1 数字中频基本原理 | 第22-24页 |
2.2.2 数字滤波器设计 | 第24-25页 |
2.3 直扩系统中的干扰抑制技术 | 第25-28页 |
2.3.1 常见窄带干扰分类和模型 | 第25-26页 |
2.3.2 常见窄带干扰抑制技术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连续可变速率直扩通信需求与分析 | 第29-33页 |
3.1 硬件平台介绍 | 第29-30页 |
3.2 功能需求与分析 | 第30-31页 |
3.3 性能指标与分析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连续可变速率直扩通信关键模块方案设计 | 第33-55页 |
4.1 链路总体设计 | 第33-35页 |
4.1.1 链路总体结构与处理流程 | 第33-34页 |
4.1.2 物理层帧结构设计 | 第34-35页 |
4.2 链路关键模块方案设计 | 第35-51页 |
4.2.1 编译码与调制 | 第35-36页 |
4.2.2 连续速率扩频与解扩 | 第36-40页 |
4.2.3 数字中频 | 第40-41页 |
4.2.4 捕获与频率粗同步 | 第41-43页 |
4.2.5 位同步 | 第43-45页 |
4.2.6 超前滞后环路设计 | 第45-47页 |
4.2.7 矩辅助干扰抑制技术 | 第47-51页 |
4.3 Matlab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51-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可变速率直扩通信链路实现 | 第55-74页 |
5.1 可变速率直扩通信总体实现方案 | 第55-57页 |
5.2 物理层发送实现 | 第57-63页 |
5.2.1 比特加扰模块 | 第57-58页 |
5.2.2 组帧模块 | 第58-60页 |
5.2.3 信道编码与调制 | 第60-61页 |
5.2.4 数字上变频 | 第61-62页 |
5.2.5 非整数倍扩频模块 | 第62-63页 |
5.3 物理层接收实现 | 第63-73页 |
5.3.1 数字下变频实现 | 第64页 |
5.3.2 干扰抑制模块实现 | 第64-67页 |
5.3.3 同步模块 | 第67-71页 |
5.3.4 连续速率解扩模块 | 第71-72页 |
5.3.5 帧同步 | 第72页 |
5.3.6 解调与译码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74-82页 |
6.1 功能测试 | 第74-77页 |
6.1.1 测试场景 | 第74-75页 |
6.1.2 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6.2 性能测试 | 第77-80页 |
6.2.1 测试场景 | 第77-78页 |
6.2.2 测试方法 | 第78-79页 |
6.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9-80页 |
6.3 资源消耗分析 | 第80-8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82-84页 |
7.1 本文贡献 | 第82页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