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1.1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 | 第12-13页 |
1.1.1 纤维素 | 第12页 |
1.1.2 半纤维素 | 第12-13页 |
1.1.3 木质素 | 第13页 |
1.2 木质纤维素的水解技术 | 第13-16页 |
1.2.1 酸水解 | 第14页 |
1.2.2 酶水解 | 第14-15页 |
1.2.3 高温液态水水解 | 第15-16页 |
1.3 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技术 | 第16-27页 |
1.3.1 超声波预处理 | 第17-21页 |
1.3.2 氨预处理 | 第21页 |
1.3.3 scCO_2预处理 | 第21-22页 |
1.3.4 离子液体预处理 | 第22-24页 |
1.3.5 有机溶剂预处理 | 第24-26页 |
1.3.6 组合预处理 | 第26-27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9-36页 |
2.1 实验原料试剂和设备仪器 | 第29-30页 |
2.2 实验方法与流程 | 第30-33页 |
2.2.1 木质纤维素原料 | 第30-31页 |
2.2.2 超声波强化氨水预处理 | 第31-32页 |
2.2.3 超声波强化低温scCO_2预处理 | 第32页 |
2.2.4 酶水解 | 第32-33页 |
2.3 产物分析与表征计算 | 第33-36页 |
2.3.1 DNS法 | 第33页 |
2.3.2 XRD表征 | 第33-34页 |
2.3.3 SEM表征 | 第34页 |
2.3.4 酶水解还原糖产率计算 | 第34-36页 |
3 木质纤维素超声波强化氨水预处理 | 第36-65页 |
3.1 玉米芯超声波强化氨水预处理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3.1.1 预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3.1.2 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3 基质浓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4 氨水质量浓度的影响 | 第39页 |
3.1.5 对比预处理 | 第39-40页 |
3.1.6 表征分析 | 第40-42页 |
3.2 米秸秆超声波强化氨水预处理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3.2.1 预处理参数分析 | 第42-44页 |
3.2.2 对比预处理 | 第44-45页 |
3.2.3 表征分析 | 第45-47页 |
3.3 高粱秆超声波强化氨水预处理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3.3.1 预处理参数分析 | 第47-48页 |
3.3.2 对比预处理 | 第48-49页 |
3.3.3 表征分析 | 第49-51页 |
3.4 超声波强化低浓度氨水预处理结果与讨论 | 第51-62页 |
3.4.1 玉米芯超声波强化低浓度氨水预处理 | 第51-55页 |
3.4.2 高粱秆超声波强化低浓度氨水预处理 | 第55-59页 |
3.4.3 米秸秆超声波强化低浓度氨水预处理 | 第59-62页 |
3.5 原料和高粱秆预处理成分结果与讨论 | 第62-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超声波强化低温scCO_2预处理 | 第65-77页 |
4.1 玉米秆低温scCO_2预处理结果与讨论 | 第65-68页 |
4.1.1 预处理压力的影响 | 第65-66页 |
4.1.2 预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66页 |
4.1.3 预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66-67页 |
4.1.4 水-干基重量比的影响 | 第67-68页 |
4.2 超声波强化低温seCO_2预处理结果与讨论 | 第68-69页 |
4.2.1 超声波时间的影响 | 第68-69页 |
4.2.2 不同预处理比较 | 第69页 |
4.3 超声波强化低温scCO_2预处理表征分析 | 第69-71页 |
4.3.1 XRD表征分析 | 第69-70页 |
4.3.2 SEM表征分析 | 第70-71页 |
4.4 玉米芯低温超scCO_2预处理结果与讨论 | 第71-76页 |
4.4.1 低温scCO_2预处理 | 第71-73页 |
4.4.2 超声波强化低温scCO_2预处理 | 第73-74页 |
4.4.3 不同预处理比较 | 第74页 |
4.4.4 低温scCO_2预处理表征分析 | 第74-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附录A 符号及缩写说明 | 第86-87页 |
附录B 标准曲线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