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面向多租户应用的隐私保护动态评测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相关研究第13-15页
        1.2.1 面向关联规则的隐私保护第13-14页
        1.2.2 面向数据均衡分布的隐私保护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面向动态数据的隐私评价保护概述第17-24页
    2.1 基于数据分块的隐私保护技术介绍第17-18页
    2.2 动态数据的隐私泄露原因分析第18-22页
        2.2.1 关联规则的隐私泄露第18-19页
        2.2.2 数据分布不均衡的隐私泄露第19-22页
    2.3 动态数据隐私泄露评价框架第22-24页
第3章 属性关联规则的隐私泄露评价及保护机制第24-38页
    3.1 总体架构第24-25页
    3.2 属性关联性的检测与评价第25-28页
        3.2.1 属性关联性的检测第25-27页
        3.2.2 关联属性的综合评价第27-28页
    3.3 关联规则隐私保护算法第28-32页
        3.3.1 单维属性关联规则隐藏算法第28-29页
        3.3.2 多维属性关联规则隐藏算法第29-32页
    3.4 实验评估第32-37页
        3.4.1 单维属性强关联规则的发现实验第33-34页
        3.4.2 多维属性强关联规则的发现实验第34-35页
        3.4.3 基于提升度筛选的强关联规则实验第35-36页
        3.4.4 属性关联规则隐藏算法实验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数据分布的隐私泄露评价及保护机制第38-51页
    4.1 总体架构第38-39页
    4.2 动态数据隐私保护评价机制的实现第39-45页
        4.2.1 相关概念和评价公式第39-42页
        4.2.2 DDPA算法和LEA算法第42-45页
    4.3 保护策略第45-46页
    4.4 实验评估第46-49页
        4.4.1 不同分块技术的效率对比实验第46-47页
        4.4.2 时间开销实验第47-48页
        4.4.3 隐私泄露检测实验第48-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总结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第59-6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GB视觉敏感度的显著性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云南大理州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