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庄稠油油藏转蒸汽驱开采方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稠油油藏及其特点 | 第8-9页 |
·稠油油藏开采技术 | 第9-11页 |
·蒸汽吞吐技术 | 第9-10页 |
·蒸汽驱技术 | 第10页 |
·火烧油层技术 | 第10-11页 |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稠油油藏蒸汽驱开采技术机理 | 第14-27页 |
·蒸汽驱开发技术机理 | 第14-17页 |
·蒸汽驱筛选标准 | 第17-18页 |
·热采开采方式转换 | 第18-20页 |
·热采开发方式转变条件 | 第18-19页 |
·蒸汽驱开发的操作条件 | 第19-20页 |
·蒸汽驱开发的井网和井距 | 第20-22页 |
·蒸汽驱合理井网选择 | 第20-21页 |
·蒸汽驱合理井距选择 | 第21-22页 |
·蒸汽驱注汽速率优化 | 第22-25页 |
·蒸汽驱开发效果预测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陈庄稠油油藏开发概况 | 第27-36页 |
·油藏概况和开发现状 | 第27-33页 |
·油藏概况 | 第27-30页 |
·开发现状 | 第30-3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第四章 陈373 块转蒸汽驱可行性分析 | 第36-40页 |
·蒸汽驱适应性分析 | 第36-37页 |
·剩余油潜力分析 | 第37-39页 |
·与已进行蒸汽驱区块的比较 | 第39-40页 |
第五章 陈庄稠油油藏转蒸汽驱方案设计 | 第40-61页 |
·井组模型 | 第40-41页 |
·注汽速度优化 | 第41-42页 |
·井网、井距设计 | 第42-47页 |
·水平井应用可行性 | 第42-44页 |
·陈373 块井网布置 | 第44-47页 |
·转驱时机 | 第47-54页 |
·转蒸汽驱先导试验井组的选择 | 第54-58页 |
·复合蒸汽驱技术 | 第58-59页 |
·蒸汽驱后期调整 | 第59-60页 |
·蒸汽驱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60-61页 |
第六章 陈庄稠油转蒸汽驱配套技术 | 第61-69页 |
·注汽管柱选择 | 第61-62页 |
·注采井防砂措施 | 第62-65页 |
·举升方式 | 第65-66页 |
·油藏动态监测 | 第66-68页 |
·注入蒸汽的计量与分配 | 第68-69页 |
第七章 陈庄稠油转蒸汽驱效果预测 | 第69-76页 |
·转蒸汽驱采收率预测 | 第69-70页 |
·转蒸汽驱经济性预测 | 第70-76页 |
·蒸汽吞吐经济预测 | 第71-72页 |
·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经济预测 | 第72-74页 |
·两种开采方式比较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