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张强凹陷油藏形成特征及勘探目标优选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10-12页
    1、选题背景第10页
    2、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3、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研究内容第10-12页
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12-13页
第二章 张强凹陷地层特征第13-18页
    2.1 基底第13-14页
    2.2 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第14-16页
        2.2.1 义县组(K1y)第14页
        2.2.2 九佛堂组(K1jf)第14-15页
        2.2.3 沙海组(K1sh)第15-16页
        2.2.4 阜新组(K1f)第16页
    2.3 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第16-17页
    2.4 第四系第17-18页
第三章 张强凹陷构造特征第18-29页
    3.1 断裂地震解释及断裂特征第18-22页
        3.1.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第18-19页
        3.1.2 断裂特征第19-22页
    3.2 构造区带特征第22-23页
        3.2.1 章古台洼陷第22页
        3.2.2 七家子洼陷第22页
        3.2.3 散都背斜第22页
        3.2.4 柳树断阶带第22-23页
        3.2.5 前辛断裂构造带第23页
    3.3 圈闭特征第23-25页
        3.3.1 圈闭类型第24页
        3.3.2 主要圈闭特征第24-25页
    3.4 构造演化研究第25-29页
第四章 张强凹陷碎屑岩油气成藏条件及油藏特征第29-77页
    4.1 生油条件研究第29-45页
        4.1.1 章古台洼陷生油条件第29-34页
        4.1.2 七家子洼陷生油条件第34-44页
        4.1.3 张强凹陷生油岩评价第44-45页
    4.2 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第45-56页
        4.2.1 沉积环境分析第45-46页
        4.2.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46-53页
        4.2.3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第53-56页
    4.3 碎屑岩储层特征第56-72页
        4.3.1 储层厚度第56-58页
        4.3.2 岩石学特征第58-60页
        4.3.3 成岩作用第60-65页
        4.3.4 储集空间和储集物性第65-70页
        4.3.5 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第70-72页
    4.4 碎屑岩油藏类型及特征第72-77页
        4.4.1 章古台洼陷白2块油藏第72-73页
        4.4.2 章古台洼陷白18块油藏第73-74页
        4.4.3 七家子洼陷强1块油藏第74-77页
第五章 张强凹陷火山岩油藏特征第77-95页
    5.1 火山岩岩性、岩相类型及特征第77-90页
        5.1.1 白垩系火山岩岩性-时代分布规律第77-81页
        5.1.2 义县组地层特征第81-84页
        5.1.3 义县组火山岩岩性特征第84-86页
        5.1.4 义县组火山岩岩相特征第86-90页
    5.2 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第90-93页
        5.2.1 火山岩岩性-储层物性关系第90-92页
        5.2.2 火山岩岩相-储层物性关系第92-93页
    5.3 火山岩油藏类型及特征第93-95页
第六章 张强凹陷油气勘探目标优选第95-108页
    6.1 区带评价第95-96页
        6.1.1 章古台洼陷第95页
        6.1.2 七家子洼陷第95页
        6.1.3 散都背斜第95-96页
        6.1.4 柳树断阶带第96页
        6.1.5 前辛断裂构造带第96页
    6.2 有利勘探目标优选第96-101页
        6.2.1 碎屑岩油气成藏规律分析第96-99页
        6.2.2 火山岩油气成藏规律分析第99-100页
        6.2.3 有利勘探目标优选第100-101页
    6.3 钻探部署第101-108页
        6.3.1 设计白28井第101-103页
        6.3.2 设计白29井第103-105页
        6.3.3 设计强10井第105-108页
结论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2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分辨航测数据研究党河南山北缘断裂的大震破裂习性
下一篇:大庆油田萨南地区葡Ⅰ1-2油层沉积及演化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