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SISFCL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SISFCL结构及电磁场分析方法 | 第14-21页 |
2.1 SISFCL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2 三相SISFCL的结构 | 第15-18页 |
2.3 SISFCL的磁场计算方法 | 第18-20页 |
2.3.1 电磁场分析基础 | 第18-19页 |
2.3.2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 第19页 |
2.3.3 Ansys Maxwell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简介 | 第19-20页 |
2.4 小结 | 第20-21页 |
3 SISFCL漏磁场分析 | 第21-34页 |
3.1 Ansys Maxwell建模 | 第21-23页 |
3.2 铁芯磁场分布分析 | 第23-25页 |
3.2.1 直流励磁单独作用 | 第23-24页 |
3.2.2 交直流共同作用 | 第24-25页 |
3.3 漏磁场分布特点分析 | 第25-27页 |
3.4 绕组饱和漏电感的计算 | 第27-29页 |
3.4.1 绕组饱和漏电感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3.4.2 绕组饱和漏电感的计算 | 第28-29页 |
3.5 考虑漏磁影响的等效磁路模型的建立 | 第29-33页 |
3.5.1 磁场划分 | 第29-30页 |
3.5.2 主磁路磁导的计算 | 第30-31页 |
3.5.3 漏磁导的计算 | 第31-32页 |
3.5.4 等效磁路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6 小结 | 第33-34页 |
4 SISFCL漏磁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53页 |
4.1 超导绕组结构对漏磁场的影响 | 第34-40页 |
4.1.1 超导绕组的结构和模型 | 第34-36页 |
4.1.2 直流励磁单独作用时漏磁场仿真分析 | 第36-38页 |
4.1.3 交直流共同作用时漏磁场仿真分析 | 第38-40页 |
4.2 铁芯形状对漏磁场的影响 | 第40-44页 |
4.2.1 环形铁芯SISFCL的结构参数及建模 | 第40-42页 |
4.2.2 不同铁芯形状的SISFCL漏磁场对比仿真分析 | 第42-43页 |
4.2.3 不同铁芯形状的SISFCL绕组漏电感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4.3 高温超导限流器单相短路仿真分析 | 第44-52页 |
4.3.1 SISFCL电感参数的计算 | 第44-46页 |
4.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4.3.3 短路合闸角分析 | 第48-49页 |
4.3.4 高温超导限流器限流能力分析 | 第49-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