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佛教史论文

辽代俗界佛事活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2页
    0.1 论文概念的界定第9页
    0.2 研究现状第9-11页
    0.3 选题的意义与创新之处第11-12页
1 辽代俗界佛事活动的发展过程第12-19页
    1.1 辽太祖太宗时期佛事活动的初期阶段第12-13页
    1.2 辽世宗至景宗时期佛事活动的发展阶段第13-14页
    1.3 辽景宗至天祚帝时期佛事活动的高潮阶段第14-19页
2 辽代俗界佛事活动的主要内容第19-33页
    2.1 个人的佛事活动第19-23页
        2.1.1 诵经念佛第19-20页
        2.1.2 斋戒与供养第20-22页
        2.1.3 刊刻佛经第22-23页
    2.2 集体的佛事活动第23-28页
        2.2.1 组建佛教邑社第23-24页
        2.2.2 购买或刊刻经书与传播经典第24-26页
        2.2.3 造佛像、修佛寺、建佛塔与经幢第26-27页
        2.2.4 参加佛诞及其他节日佛事庆典第27-28页
    2.3 具有慈善公益性质的佛事活动第28-33页
        2.3.1 帮助贫苦民众第28-30页
        2.3.2 救治死伤民众第30-31页
        2.3.3 改善乡里交通情况第31-33页
3 辽代俗界佛事活动的特点第33-42页
    3.1 多样化第33-35页
        3.1.1 佛事活动参与者身份、地位的多样第33-34页
        3.1.2 佛事活动内容形式的多样第34-35页
    3.2 普遍化第35-37页
        3.2.1 辽代全民普遍参与佛事活动第35-36页
        3.2.2 合家信佛较为普遍第36-37页
    3.3 目的性较强第37-42页
        3.3.1 为灭罪禳灾第37-39页
        3.3.2 为家人祈求健康与幸福第39-40页
        3.3.3 为国君祈福与盼国安民泰第40-42页
4 辽代俗界佛事活动的影响第42-51页
    4.1 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第42-43页
    4.2 为后世留下丰富佛教文化遗产第43-45页
        4.2.1 大量寺院、佛塔和经幢的遗存第43-44页
        4.2.2 《契丹藏》等珍贵佛教经典的传世第44-45页
    4.3 信众饮食习惯的变化第45-47页
    4.4 负面影响第47-51页
        4.4.1 削弱尚武精神第47-48页
        4.4.2 阻碍经济发展第48-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旗人的禁赌问题研究
下一篇:北宋东京城治安问题研究--以城市管理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