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哺乳动物多样性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生物多样性 | 第8页 |
1.2 小型哺乳动物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 第8-9页 |
1.3 小型哺乳动物生态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小型哺乳动物肥满度 | 第10-11页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2 研究地区概述 | 第12-15页 |
2.1 地理位置和范围 | 第12-13页 |
2.2 气候与水文 | 第13页 |
2.3 地形地貌 | 第13页 |
2.4 植被情况 | 第13-1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3.1 研究样地设置 | 第15-16页 |
3.2 数据采集 | 第16-18页 |
3.2.1 小型哺乳动物多样性调查 | 第16-18页 |
3.2.2 生境因子 | 第18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18-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34页 |
4.1 小型哺乳动物群落组成 | 第20-22页 |
4.2 小型哺乳动物群落在不同生境类型中的分布 | 第22-24页 |
4.3 小型哺乳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第24-25页 |
4.4 不同生境中小型哺乳动物群落相似性 | 第25-27页 |
4.5 不同季节针毛鼠肥满度变化 | 第27页 |
4.6 不同生境类型中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第27-28页 |
4.7 不同生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 第28-34页 |
4.7.1 草本植物盖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第28-29页 |
4.7.2 郁闭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第29-30页 |
4.7.3 倒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第30-31页 |
4.7.4 岩石盖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第31页 |
4.7.5 乔木密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第31-32页 |
4.7.6 其他生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第32-34页 |
5 讨论 | 第34-39页 |
5.1 小型哺乳动物物种组成 | 第34-35页 |
5.2 不同生境类型中的优势物种 | 第35页 |
5.3 物种数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 | 第35页 |
5.4 不同生境下小型哺乳动物群落相似性 | 第35-36页 |
5.5 针毛鼠肥满度与季节变化 | 第36-37页 |
5.6 不同生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指数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