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的“彼得堡书写”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普希金创作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第10-15页 |
(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三)关于“莫斯科——彼得堡”问题的叙说 | 第16-18页 |
一、现实与文化中的彼得堡 | 第18-23页 |
(一)现实中的彼得堡 | 第18-20页 |
1. 彼得堡的建立 | 第18-19页 |
2. 彼得堡大洪水 | 第19-20页 |
(二)文学中的彼得堡 | 第20-23页 |
1. 彼得堡神话 | 第20-22页 |
2. “彼得堡文本”的诞生——《青铜骑士》 | 第22-23页 |
二、普希金笔下彼得堡的城市意象 | 第23-27页 |
(一)“浪漫之城” | 第23-24页 |
(二)“影子之城” | 第24-26页 |
(三)“罪恶之都” | 第26-27页 |
三、普希金笔下彼得堡的城市空间 | 第27-34页 |
(一)皇村——俄国现代化的“异托邦” | 第27-29页 |
(二)涅瓦大街——魔幻的“自由空间” | 第29-30页 |
(三)涅瓦河——隐喻性的“中介” | 第30-31页 |
(四)瓦西里耶夫岛——“离心”之地 | 第31-34页 |
四、普希金笔下彼得堡城市时空中的人物形象 | 第34-40页 |
(一)“俄国老爷”与“欧范儿贵族” | 第34-36页 |
(二)“多余人” | 第36-38页 |
(三)“小人物” | 第38-39页 |
(四)“金钱骑士”与“狂想者” | 第39-40页 |
五、普希金笔下的“青铜骑士”——彼得大帝 | 第40-47页 |
(一)“改革者” | 第40-42页 |
(二)“慈父” | 第42-44页 |
(三)“敌基督者”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