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4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2.3.1 病例组 | 第15页 |
2.3.2 对照组 | 第15页 |
2.3.3 糖尿病诊断标准 | 第15页 |
2.3.4 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2.3.5 糖尿病肾病分组标准 | 第16页 |
2.3.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组标准 | 第16页 |
2.4 临床观察指标 | 第16-17页 |
2.5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17-19页 |
2.5.1 实验主要技术操作流程 | 第17页 |
2.5.2 全血标本基因组DNA提取 | 第17-18页 |
2.5.3 目的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第18页 |
2.5.4 PCR产物的酶切 | 第18-19页 |
2.5.5 酶切产物测序 | 第19页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19-20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0-30页 |
3.1 基因组DNA、PCR扩增产物、酶切产物检测结果及电泳图 | 第20-22页 |
3.1.1 基因组DNA检测 | 第20页 |
3.1.2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20-21页 |
3.1.3 酶切后产物基因型的判读 | 第21页 |
3.1.4 GPx-1Pro198Leu测序结果 | 第21-22页 |
3.2 各组间临床实验指标比较 | 第22-25页 |
3.2.1 NGT组和T2DM组间临床实验指标的比较 | 第22-23页 |
3.2.2 NDN组与DN组临床实验指标的比较 | 第23-24页 |
3.2.3 NDR组与DR组间临床实验指标的比较 | 第24-25页 |
3.3 NGT及T2DM各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 | 第25-30页 |
3.3.1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性检验 | 第25-26页 |
3.3.2 NGT组和T2DM组间Pro198Leu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 第26页 |
3.3.3 NDN组和DN组Pro198Leu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 第26-28页 |
3.3.4 NDR组和DR组间Pro198Leu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 第28-30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0-34页 |
4.1 GPx-1 的一般作用机制 | 第30-31页 |
4.2 GPx-1 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第31页 |
4.3 GPx-1 基因多态性 | 第31-32页 |
4.4 GPx-1 基因Pro198Leu多态性在正常人群的分布情况 | 第32页 |
4.5 GPx-1 基因Pro198Leu多态性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 第32页 |
4.6 GPx-1 基因Pro198Leu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 第32-3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4-35页 |
5.1 结论 | 第34页 |
5.2 展望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综述 | 第40-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