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1 汗液的生成与排泄 | 第8页 |
| 1.1 汗液与精血的联系 | 第8页 |
| 1.2 汗液与营卫的关系 | 第8页 |
| 1.3 汗液与脏腑的联系 | 第8页 |
| 2 消渴病合并汗证的病因病机 | 第8-10页 |
| 2.1 病因 | 第8-9页 |
| 2.2 发病机理 | 第9-10页 |
| 3 李师对于消渴病合并汗证的辨证论治 | 第10-14页 |
| 3.1 营卫不和 | 第10-11页 |
| 3.2 瘀血阻络 | 第11页 |
| 3.3 痰热内蕴 | 第11-12页 |
| 3.4 肺脾气虚 | 第12-13页 |
| 3.5 气阴两虚 | 第13页 |
| 3.6 阴虚火旺 | 第13-14页 |
| 4 李师的临证心得 | 第14-16页 |
| 4.1“化痰瘀、和营卫”的应用 | 第14-15页 |
| 4.2 靶向辨证 | 第15页 |
| 4.3 中医治疗个体化的应用 | 第15页 |
| 4.4 病后防复 | 第15-16页 |
| 4 典型医案 | 第16-18页 |
| 讨论 | 第18-19页 |
| 结论 | 第19-20页 |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2页 |
| 综述 | 第2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 个人简介 | 第33-34页 |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