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测度及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2 工业技术进步概念与测度方法 | 第13-17页 |
2.1 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1.1 技术进步 | 第13页 |
2.1.2 全要素生产率 | 第13页 |
2.1.3 技术效率 | 第13-14页 |
2.2 DEA分析法 | 第14-15页 |
2.3 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 | 第15-16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16-17页 |
3 工业技术进步率的测度与分析 | 第17-24页 |
3.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3.2 测度与分析 | 第18-23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23-24页 |
4 工业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分析 | 第24-28页 |
4.1 模型介绍 | 第24-25页 |
4.1.1 Cobb-Douglas生产函数 | 第24页 |
4.1.2 估计模型 | 第24-25页 |
4.2 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 | 第25-26页 |
4.2.1 固定效应模型 | 第25页 |
4.2.2 随机效应模型 | 第25-26页 |
4.3 回归分析 | 第26-2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28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28-31页 |
5.1 结论 | 第28-29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29-30页 |
5.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30-31页 |
5.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30页 |
5.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35页 |